刘敬轮——特等奖作品赏析丨“光影盛夏·定格美好”2025全国夏季摄影大赛



春夏日,如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肆意;如苏轼笔下“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的静谧;如王毂所说“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的炎热;如杜甫所说的“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的期盼……每个瞬间都值得用镜头镌刻成永恒的诗行,为此九州摄影特主办“光影盛夏·定格美好”全国夏季摄影大赛,以“发现夏日独特之美”为核心主题,面向专业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广发英雄帖,旨在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夏季的自然奇观、人文风情与生活意趣,打造今夏最具影响力的视觉文化盛宴。
初夏是季节最温柔的起笔,万物披着半透明的光晕生长。荷塘初绽的尖角被晨露压弯,涟漪搅碎倒映的流云;青杏在枝头悬起毛茸茸的绿影,枇杷果已透出蜜蜡般的金黄;林荫道筛落的光斑像跳动的琴键,蔷薇花墙轰然炸开粉白的焰火,连空气都沁着新麦与忍冬花的清甜;暮色里总飘着细雨的预言,蜻蜓翅尖挑起碎钻般的光斑;仿佛整个天地都是未显影的胶片,等待被第一声蝉鸣划破寂静。
盛夏则是造物主泼洒的浓墨重彩。阳光在正午凝成熔金,梧桐叶翻涌成翡翠的海浪,稻田翻卷着千重绿浪直抵天际线。雷雨来得暴烈,乌云裹挟紫电劈开蒸腾的热气,雨珠砸在滚烫的柏油路上腾起白烟,转瞬又化作虹桥横跨山峦。入夜后流萤提着灯笼巡游,荷塘月色被蛙声揉碎成满池银鳞,葡萄架下垂着蜜酿的星斗。所有色彩都在高温中达到饱和度峰值,连蝉鸣都像在编织一张金色的音网,网住整个季节沸腾的生命力。
夏末时光在蝉翼上颤动薄金,暑气被风揉成细碎的琉璃。天穹褪去灼目的钴蓝,晕染出瓷器开片般的青灰裂纹,云絮抽成蚕丝状的薄纱,漏下斜阳酿了三个月的桂花蜜。荷塘收起滚边的绿罗裙,残瓣蜷成婴儿的拳,莲蓬垂首向水中投递褐色的信笺,涟漪里游着被晚霞灌醉的锦鲤。
这个夏天,九州摄影邀请您,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全景展现夏日魅力,共同书写属于2025的夏日的视觉诗篇!
此次大赛设立“自然万象”(自然风光类)、“城市体温”(人文纪实类)、“幻夏秘境”(创意艺术类)三大单元,鼓励参赛者从多维度捕捉夏季的灵动瞬间。无论是晨曦中的荷塘清韵、雷暴下的都市剪影,还是市井街巷的烟火故事、先锋实验的光影重构,都将成为镜头下的艺术表达对象。
大赛特邀请中国摄影界权威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与大赛评选委员会评审一起,采用双轨制评选机制。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现公布“光影盛夏·定格美好”2025全国夏季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金 奖---
摄影师:刘敬轮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会员
深圳青少年摄影协会委员
本人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现居住在深圳市。就职于深圳报业集团,从事摄影行业十余年。我热爱摄影——因为它可以记录点点滴滴的美好,留住那一瞬间的感人画面;更因为它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将继续保持创作的热情和激情,潜心研究,拍摄出更多的暖心的照片。
作品《浪漫春日》荣获“镜聚乡村美”2025年全国乡村摄影大赛银奖;《城市建设者》荣获“劳动颂歌•时代华章”2025年度五一摄影大赛金奖。
特等奖获奖作品《荷》 作者:刘敬轮
作品点评:
镜头对准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背景用极深的墨绿荷叶虚化处理,使得花朵脱颖而出,犹如舞台聚光灯下的独角戏主角。花瓣边缘细腻的光晕,透露出黄昏前最后一缕柔光的温度。画面节奏沉稳,色彩层次分明,呈现出荷花“未开先艳”的宁静力量。
本刊编辑:尚淑玲
作品赏析
《荷》组图
《荷》组图
《荷》组图
《荷》组图
本刊评论:
莲影深处:自然与人的静默对话
本组荷花主题摄影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呈现,更是一场关于时间、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沉思。从第一张作品的明丽盛放,到最后一幅中的光影交错,摄影师刘敬轮以极高的技艺与感知力,将原本静默的自然之物,化作一幅幅充满生命力与哲思的画面。
荷花与已凋谢的莲蓬并置,一新一旧,相映成趣。水珠点缀在深绿色的荷叶上,为画面增添灵动。摄影师刘敬轮并未刻意营造戏剧性的对比,而是以平和视角记录自然的轮回,仿佛在轻声诉说:“生与灭,原是一体两面。”
另一幅作品的焦点则从鲜艳花朵转向一片蜷曲的荷叶,色调由黄褐向深绿过渡,背景纯黑的处理让其造型如雕塑般突兀。在这里,摄影师刘敬轮摒弃常规构图,用反常之美打破观者习惯,将“老去”的生命状态转化为极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朦胧的荷叶与盛开的花朵点缀水面,光线从画面右侧倾泻而入,在叶脉与花瓣之间流动。荷花的姿态各异,有昂首、侧身、低垂,恰似一场沉默无言的对话。水面倒影与实景交叠,虚实结合之间,传达出一种内敛的浪漫主义情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组作品极为注重光的运用。自然光与人工补光交替使用,使得每一幅画面既有写实性又不失舞台感。尤其是第三、第四张作品,光线的角度和强弱经过精确控制,在传达质感与情绪方面功力深厚。
题材虽围绕荷花展开,但摄影师刘敬轮通过不同时间段、不同光影条件和多样构图角度,丰富了这一传统题材的表现力。不再仅仅是“清雅”或“出淤泥而不染”的陈词滥调,而是让荷花成为一种映射现实人生、自然哲理的视觉符号。盛开是表达,凋零亦是坦然;光影是形式,内核却是情感与思想的沉淀。
这组作品令人想到宋人周敦颐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但摄影师刘敬轮却更进一步,他不仅“远观”,更贴近观察花朵的细部状态与内在张力,将自然之美转化为一种沉静、质朴但极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画面中每一条荷脉,每一片阴影,似乎都在诉说一种内敛的情感与对自然万象的深深敬畏。
总而言之,这是一次成功的自然主题摄影创作。它突破了静物摄影的视觉边界,融合了东方美学的含蓄与现代摄影的表现力。摄影师刘敬轮不仅捕捉到了荷之姿态,更捕捉到了荷之魂魄。
本刊编辑:尚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