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春——收录作品赏析 ||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由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办,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将于2025年6月5-12日在斯里兰卡总理府隆重举行,中国展区由九州摄影独家承办。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也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的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执委们在发展国际交流的基础上,仍然不断反思和改进,希望有认同感的更多优秀摄影人来参与、共同交流。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杂志和《向人们汇报· 向两会献礼》特刊。
摄影书籍是摄影人摄影创作和研究成果的影像档案、成长轨迹,也是摄影创作、摄影展览、摄影交流等最重要的、跨时空延展的方式之一。继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与九州摄影主编的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3)及(2024)并在中斯摄影界取得极大赞誉后,《年鉴》又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将再次与协会携手,共同把本次参展的作品编撰成册,对杰出摄影人、优秀摄影作品、斯里兰卡摄影展之旅进行全面刻画、全面记录、全面展示,为摄影人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些收获留存、立传,为摄影人打造全周期的个体化完整摄影生态,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欢迎广大摄影人积极投稿!
收录摄影师:王书春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自2010年起,我开始接触摄影,不断学习与实践,深入探索祖国的各个角落——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从忙碌的工厂到知识的殿堂,从熙熙攘攘的街头到幽静的巷尾。我致力于人文纪实与自然风光的拍摄,为社会公益项目和政府机构提供了各类摄影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积极参与了全国乃至省市举办的各类摄影比赛,并在一些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作品,荣获了多项奖项,包括在《中国摄影报》上刊登作品等,这些成就不断激励着我对摄影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渴望记录历史,希望自己的摄影之路能够迈向更高的层次。
收录作品赏析
《出水芙蓉》
《街坊邻居》
《青春旋律》
《人与自然》
《醉美山村》
《索面非遗》
本刊评论
静动之间——日常人文与自然诗意的共鸣
在本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王书春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表现力,为我们呈现了一组横跨自然、人文与生活美学的精彩画卷。从荷花初绽的细腻,到村庄日常的温情,再到舞者旋转的动感和乡村田野的静谧,每一帧都凝结着作者对生活本质的细致体察与深情注视。
首幅荷花作品以特写镜头聚焦一朵含苞待放的粉色莲花,雨滴静卧于花瓣之上,细节丰富,质感清晰。背景处理上采用大面积虚化,营造出空灵寂静的氛围,让观者仿佛能闻见泥土与荷香交融的气息。这幅作品不仅技法娴熟,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一种“未语先羞”的东方审美情绪,柔和而含蓄。
接下来,摄影师王书春将镜头转向生活现场——在一处乡村庭院里,几位老人正围坐树下,边剥花生边聊天。光影自然,色彩浓郁但不夸张,画面构图饱满,左侧的老式自行车与背景中的砖瓦房共同构建出浓厚的乡土人情味。这幅作品充满亲切感,像极了记忆中的童年午后,是对日常生活最真实而动人的记录。
第三幅舞蹈题材作品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摄影师王书春运用了“动中有静”的长曝光技法,捕捉到舞者旋转时裙摆飞扬的轨迹,形成如梦似幻的光影涟漪。人物面部虽较为清晰,但整体仍保留了适度的动态模糊,使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旋转中的音乐节奏与情感流动。尤其是女舞者蓝色长裙的渐变色彩在光影中形成优雅弧线,为画面增添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四幅作品中,一头褐色黄牛与田野中的两位农人形成对峙式构图。牛的高大与人物的渺小形成视觉张力,而背景中整齐密布的山林则给予画面厚重的空间感与静谧氛围。这幅作品仿佛凝固了某一刻的宁静乡村节奏,也彰显出人与自然共处的深意。
第五幅摄影则采用朦胧滤镜,透过水面倒影与前景的红叶虚影,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图景。画面色调偏冷,雾气缭绕中隐藏着细节与人影,营造出一种古典而梦幻的意境。这种拍摄方式虽略带唯美主义倾向,但恰恰能引发观者关于乡愁与记忆的联想,极富感染力。
最后一幅展示的是手工拉面的制作过程。摄影师王书春将拉面匠人置于画面右侧,利用延展的线条与背后的蓝天白云构成极具动感与秩序感的画面张力。面线从上方倾泻而下,与匠人动作形成斜线构图,既具律动又不失真实。这幅作品不仅关注动作的艺术性,更体现了对传统手艺劳动美的尊重。
综合来看,这组作品题材多元但统一于“人文温度”与“自然感知”两个主题之中。摄影师王书春在技术运用上展现出良好的控制力,无论是焦距选择、光影运用还是色调调和,皆展现出对场景氛围的准确把握。而在叙事层面,每一幅作品都能自成故事,既有静态的美感,又暗含情绪的流动。
本刊编辑: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