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马波——收录作品赏析 ||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

马波——收录作品赏析 ||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6-25
浏览量: 69

image.png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由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办,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将于2025年6月5-12日在斯里兰卡总理府隆重举行,中国展区由九州摄影独家承办。

image.png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也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的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执委们在发展国际交流的基础上,仍然不断反思和改进,希望有认同感的更多优秀摄影人来参与、共同交流。

 image.png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杂志和《向人们汇报· 向两会献礼》特刊。

摄影书籍是摄影人摄影创作和研究成果的影像档案、成长轨迹,也是摄影创作、摄影展览、摄影交流等最重要的、跨时空延展的方式之一。继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与九州摄影主编的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3)及(2024)并在中斯摄影界取得极大赞誉后,《年鉴》又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将再次与协会携手,共同把本次参展的作品编撰成册,对杰出摄影人、优秀摄影作品、斯里兰卡摄影展之旅进行全面刻画、全面记录、全面展示,为摄影人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些收获留存、立传,为摄影人打造全周期的个体化完整摄影生态,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欢迎广大摄影人积极投稿!

收录摄影师:马波

image.png

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ICA国际注册高级摄影师

热爱人文纪实摄影,专注于传统戏曲、民间民俗以及自然风光等领域。其作品及文章已在《中国日报》《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炎黄地理》《摄影之友》《大众数码》《数码世界》《湖北画报》《四川画报》《旅行家》《旅游生活》《南岛视界》《郑周刊》《长江日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大武汉》等多家知名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由于其对京剧之母——汉剧的深入拍摄记录,以及对演员生活的细致描绘,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其关于瓯江民间戏班生活的作品,更是被选为第54届世界“表现行为的人文艺术”国际大会的宣传海报,并作为相关书籍的封面。这系列作品生动捕捉了戏班演员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后台的准备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深刻揭示了戏曲艺术的深厚内涵和人文精神。作品中演员们华丽的服饰和精致的妆容,彰显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戏曲作为艺术的传承价值,更揭示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们体现了戏班成员们在平凡生活中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作品赏析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image.png

《戏如人生》组图

本刊评论

帷幕后的人间戏

这组摄影作品以中国传统戏曲为题材,从幕后准备到舞台演出,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戏曲演员们的日常与精神世界,色彩浓郁,情感丰沛,极具人文关怀与纪实价值。

摄影师马波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了戏班演员在后台的不同状态:有静心描妆者,有神情严肃等待登场者,有热火朝天地排练者,也有孩童与演员温馨互动的生活化场景。整个画面节奏松弛有致,氛围浓厚,既有传统文化的庄重感,又不乏人间烟火的温度。

从构图上看,摄影师马波巧妙地利用戏服的绣纹、饰品、光影关系等元素,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张力与纵深感,使观众仿佛置身戏台帷幕后方,近距离窥见这门古老艺术在当代的活态传承。人物神情的刻画尤为出色,每一个眼神、动作、甚至一抹未干的胭脂,皆透出舞台人生的真实与坚守。

在光影运用上,作品多采用低调光环境和暖色调主光源,既还原了剧场的自然氛围,又强化了人物面部的质感与妆容的戏剧性。镜头对色彩层次的捕捉非常出众,红、绿、金等色在戏服上交织碰撞,既写实又充满东方审美意味,增强了作品的文化辨识度。

情感的流动是这组作品的另一大亮点。在儿童与演员互动、在化妆准备的凝视、在舞台边的等待中,观众不仅能看到“戏”的技艺之美,也能触及“人”的温度。这种“戏中有人,人中有情”的拍摄理念,使纪实与艺术在画面中水乳交融,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总体而言,这是一组兼具艺术审美与文化记录价值的摄影作品,既是对中国戏曲幕后世界的真实描绘,也是对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深情注解。摄影师马波以敬意与热爱为镜,呈现了一场不在舞台正中却同样动人的文化叙事。

本刊编辑:张允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