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收录作品赏析 ||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由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办,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将于2025年6月5-12日在斯里兰卡总理府隆重举行,中国展区由九州摄影独家承办。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也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的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执委们在发展国际交流的基础上,仍然不断反思和改进,希望有认同感的更多优秀摄影人来参与、共同交流。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杂志和《向人们汇报· 向两会献礼》特刊。
摄影书籍是摄影人摄影创作和研究成果的影像档案、成长轨迹,也是摄影创作、摄影展览、摄影交流等最重要的、跨时空延展的方式之一。继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与九州摄影主编的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3)及(2024)并在中斯摄影界取得极大赞誉后,《年鉴》又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将再次与协会携手,共同把本次参展的作品编撰成册,对杰出摄影人、优秀摄影作品、斯里兰卡摄影展之旅进行全面刻画、全面记录、全面展示,为摄影人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些收获留存、立传,为摄影人打造全周期的个体化完整摄影生态,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欢迎广大摄影人积极投稿!
收录摄影师:张静
上海市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华侨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会员
上海市长宁摄影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相机收藏研究会理事
《我亲爱的爸爸》入选G P U银奖,2024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 慈善摄影大赛金像奖;
《点点心意·爱的家园》30 幅作 品入选「行有极 心无界」长三角城市摄影家联盟系列主题活动之“我的家园”摄影展优秀奖。
2025年入展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并获得银狮奖。专注舞台摄影,擅长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表达使摄影作品具有艺术性、思想性、欣赏性。拍摄寻求完美,寻求色彩平衡,在静音的世界里感知艺术之美。
何以快乐,唯有摄影……
收录作品赏析
《我亲爱的爸爸》
《一脉馨香》
《昆韵华章》
《向阳而生》
《芭雷剧照·李清照》
《瑜立婷婷》
本刊评论
光影共舞:舞台艺术摄影中的瞬间永恒
本组作品以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从现代舞蹈、传统戏剧到交响演出与杂技场景——展现了舞台艺术的多元魅力,也展示出摄影师张静在光线控制、构图编排与情感捕捉上的卓越能力。
一位年长指挥与女小提琴家间的对视与微笑,被精确地记录在观众欢呼与舞台灯光交汇的瞬间。这类作品的拍摄难度在于其高度依赖“决定性瞬间”,而摄影师张静显然把握得极为出色——无论是表情、动作,还是光线洒落在人物颊侧的角度,皆恰到好处。该作传达出的并非某段旋律,而是“音乐连接人心”的深刻含义。
现代舞作品则在身体表现与色彩构成中显示出当代美学的张力。摄影师张静选取了红色飘带挥舞的高点瞬间,使人物腾空而起的肢体动作与飘带形态形成流动曲线,极具视觉冲击力。其余背景舞者呈现出克制而稳定的姿势,与中央人物形成动静对比,使主体更为突出。蓝与红的冷暖对比也提升了画面的戏剧张力。
京剧人物的面部妆容、服饰绣纹与动作节奏,被摄影师张静以快门定格的形式凝固在极具动感的画面中。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对“动”与“静”的巧妙并置:当中人物定格于夸张的程式化动作中,背景演员却以轻微的拖影营造出真实表演中的动态氛围。这种捕捉技法既保留了戏剧的节奏感,也展现出摄影师张静对舞台时间结构的敏锐理解。
摄影师张静以极简背景突显舞者群像的构成美学,通过点状灯源营造出星火般的光晕。画面中,中央人物如晨星般挺立,成为整组动作与视觉的聚焦点。此作在暗部控制上极为精准,既保留了暗调的深邃,又不掩盖每位舞者面部和肢体细节,使观者能感受到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力量传递。这不仅是一幅静态图像,更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颤。
舞台杂技摄影中,定格空中翻腾的瞬间尤为考验摄影师的预判能力与器材响应速度。在这组作品中,一位身着明黄戏装的演员正跃于空中,而地面演员弯身撑起姿势,两者形成视觉上的动势对仗。画面中央刚好是道具与身体交汇之处,使整幅影像既具动感也饱含张力。此外,背景中呈金色汉字的圆形舞美布景,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学的氛围营造,使动作与环境在视觉语言中相互嵌合。
整体而言,这组摄影作品展现了舞台艺术的多重维度:有情绪的细腻、有形体的爆发、有文化的深厚、有光影的诗意。摄影师张静在拍摄过程中,不仅记录了舞台之上的形式与色彩,更深入捕捉了表演艺术中“人”的灵魂与精神状态。
在技术层面,摄影师张静显然具备优秀的舞台摄影经验:对曝光的掌控得当,动态捕捉果断精准,且能灵活运用环境光与舞台灯进行构图创作;在艺术层面,作品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当代表达的敏感,既有记录功能,更有叙事性与象征性。作品不仅是摄影对舞台艺术的回应,更是摄影本身成为艺术的例证。
本刊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