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田茂琳——电视台展播赏析 |《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栏目“空中摄影展厅

田茂琳——电视台展播赏析 |《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栏目“空中摄影展厅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6-24
浏览量: 71

image.png

放飞摄影艺术梦想、展现中国摄影风采!

在数字化和技术创新的浪潮下,为更好地凝聚中国摄影人智慧和力量,助力当代优秀影像创作的发展和推广,助推中国摄影艺术不断前行,九州摄影继2024年9月与北京广播电视台《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栏目合作中日韩海上国际游轮摄影展之后,又将与北京广播电视台《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栏目创新版块《空中摄影展厅》合作,目前正处于栏目筹划及作品征集阶段,诚挚邀请广大摄影人踊跃参加!

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

本次大展以空中摄影展厅作品轮播形式,持续在电视节目中推出不同风格、不同门类、不同年龄段的国内外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富有故事性的,散发着温度,流淌着暖意的精品佳作。多元荟萃、风采各异,为摄影人和大众之间搭建一个学习展示、互动交流的平台,并甄选优秀摄影师进行作品阐述,栏目视频将被永久收录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客户端。同时,优选每位获奖摄影师1幅作品在九州艺术馆展出,并将于4月8日、9月28日两次在九州艺术馆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

image.png

展播摄影师:田茂琳

image.png

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1968年文县一中办专栏墙报用120和135相机胶片摄影至今的数码相机摄影已56年。现欧洲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九州摄影》杂志特约讲师,甘肃省科技界摄影家协会副会长。2008年荣获陇南市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2022年荣获甘肃摄影四十周年纪念德艺双馨称号。

1985年以来,先后有21项作品荣获国省市及国际奖项,代表作为《5.12 大地震百日纪实》获 2010 年甘肃省史志学会“甘肃省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奖”。《舟曲党员背篓队》入展 2010 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等组织的甘肃省第二届科技书画摄影展一等奖;《科普组照》荣获 2015“中国梦 科技梦 甘肃省第五届科技界书画摄影展”二等奖;《绽放》荣获 2016 年首届全国天麻摄影作品大赛金奖;《裕河金丝猴》荣获欧洲摄影学会、中东欧文化经贸交流协会、塞尔维亚东方之家 2018首届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中华萌宝》荣获2022年第六届亚太杯国际摄影艺术展中国主题组铜牌;《金丝猴组照》荣获23 届平遥国际摄影展银奖;《梿枷打麦、白马部落》参展访问第 19 届韩国国际摄影展;《金丝猴七情六欲》参选 2023 年中国同斯里兰卡建交 66 周年“一带一路”摄影展;《官娥沟·雪山落日林屏》获2024第七届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金奖;《文县白马藏族池哥昼》入展“美丽中国·美丽英国-黄河儿女”2024国际艺术展;《金丝猴吃雪充饥》《亿年万象洞天生命源》《黄花姑娘白马人》入展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美好家园”主题展。《瑞雪摇空》《雪地休息》《雪野寻食》入展2025“礼赞冰天雪地·光影金山银山”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

摄影专著及论文多部,代表作有《西秦岭五阳路》《图说裕河》《甘肃蕈菌》《裕河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博峪采花节》《金丝猴的脸谱与眼神》等。为《中国食用菌》《大众科普》《中国油橄榄》《绿色油橄榄生产技术》《特色果树生产技术》《探秘裕河》等 24 部著作出版提供摄影图片三千多幅。

展播作品赏析

image.png

《金丝猴·笑迎天下客》

作品点评:作品以近景特写的方式,凝固了金丝猴凝视镜头的一瞬。金丝猴面部清晰可见,其橘红色的毛发在阳光照射下犹如燃烧的火焰,与背景中绿色枝叶形成强烈对比。摄影师田茂琳巧妙利用光线与焦点,令毛发的层次感和面部神情立体饱满,画面构图紧凑,极富冲击力。

image.png

《金丝猴喜吊挂》

作品点评:作品展现了一只金丝猴悬挂在树枝上作出攀爬姿态的动态画面。背景林木的绿色与金丝猴皮毛的金黄形成丰富的色彩关系,极大提升了画面的视觉吸引力。而猴子的动作定格精准、姿态自然,仿佛下一秒就将跃动而下,摄影师田茂琳抓住了这灵动而有力的时刻,令观者几乎能感受到其体态间的风声与枝叶摇曳。

image.png

《雪野寻食》

作品点评:在一片冷峻岩石与残雪中,一只金丝猴正专注于寻食,身姿坚定而矫健。白雪与褐石形成灰冷基调,恰好衬托出金丝猴暖调毛色的鲜明存在,使其仿佛森林中的一团金焰。画面光线柔和,动静结合,既体现出金丝猴在野外环境下的坚韧生存状态,也展现出一种自然野性的张力之美。

image.png

《观看林地动静》

image.png

《瑞雪摇空》

image.png

《双仔哺乳》

image.png

《走枝衡行》

本刊评论

灵动于林间的精灵——金丝猴影像作品赏析

在纷繁复杂的生态摄影领域中,能将野生动物的灵性之美与环境的诗意氛围完美融合的摄影作品并不多见。而这组以金丝猴为题材的影像作品,正是其中罕见的佳作。摄影师田茂琳以细腻的视觉语言、丰富的色彩感知和极强的生态观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动静结合的自然画卷,不仅彰显了金丝猴这一珍稀物种的独特魅力,也唤起了观者对自然保护的深层次思考。

金丝猴,又名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毛色华丽、神态高贵,是自然界中极具辨识度的灵长类。摄影师田茂琳在本组作品中运用了多样的拍摄手法,不仅展现了金丝猴在林间穿梭、树枝跳跃的灵动瞬间,也捕捉到了其母子相依、警觉远眺的温情细节。这种从生态行为到情感表达的立体呈现,使得作品在科学价值与艺术感染力之间达到了巧妙平衡。

首先从构图而言,摄影师田茂琳大胆采用中央聚焦与对角动势构图相结合的方式。画面中的金丝猴大多处于视觉焦点位置,其肢体动作和目光方向则引导观者的视线延展至画面深处的树林和枝叶之间。例如,一幅金丝猴高悬于枝头、双臂展开的作品,画面动感极强,其肌肉线条在阳光下流动,背景则因大光圈的虚化处理而更显通透,形成了主体凸显、背景简洁的视觉效果。此处摄影师田茂琳对景深的掌控尤为出色,不仅突出了金丝猴的毛发细节,更保留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氛围,达成了“形在技中,意在自然”的审美境界。

其次,从用光与色彩的层面来看,作品色调鲜明、明暗对比精准。金丝猴身上的金黄、橘红和乳白色毛发,在翠绿林叶与灰褐树干的映衬下尤为醒目。部分作品中阳光穿透林隙,打亮了金丝猴的脸部,使其蓝色面部皮肤与棕红色眉心之间形成强烈色彩对比,增强了情感传递的张力。尤其是在那幅母猴怀抱双幼崽的画面中,柔和的光影包裹着三只猴子,温暖而静谧,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凝固。这种光影叙事手法,不仅具有视觉美感,更带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田茂琳在捕捉瞬间动态时展现出极强的技术功底。一幅金丝猴跃起翻身的照片中,其四肢舒展、尾巴飘逸,腾空的姿态恰到好处地凝固在画面中心,而背景的微微虚化则更凸显出动作的流畅感和空气的张力。这种快门控制的准确性,不仅来源于技术熟练,更来自于对金丝猴行为习性的深入理解。生态摄影的难点不仅在于器材运用,更在于对拍摄对象节律的“默契把握”,而摄影师田茂琳在这一点上显然做足了功课。

更深一层地说,这组作品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成功,在生态传播上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金丝猴的栖息地正面临持续压缩。摄影师田茂琳通过镜头记录下它们在原始森林中的自然状态,将野生动物的存在以可视的方式传递给公众,唤起人们对生态多样性保护的关注。这不仅是摄影的责任感,也是艺术的力量所在。

总而言之,这组金丝猴主题摄影作品在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维度上达到了极高水准。它们用镜头讲述了自然界中一个优雅而又脆弱的生命种群的故事,将观者引入那片郁郁葱葱、灵动跳跃的绿色世界。每一张画面都仿佛在轻声诉说:万物有灵,生而珍贵。摄影不仅是光影的游戏,更是自然的守望与生命的礼赞。

本刊编辑:张允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