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峰——收录作品赏析 ||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



光影铸桥 走向世界||《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5》启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由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办,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将于2025年6月5-12日在斯里兰卡总理府隆重举行,中国展区由九州摄影独家承办。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也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同时还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的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执委们在发展国际交流的基础上,仍然不断反思和改进,希望有认同感的更多优秀摄影人来参与、共同交流。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杂志和《向人们汇报· 向两会献礼》特刊。
摄影书籍是摄影人摄影创作和研究成果的影像档案、成长轨迹,也是摄影创作、摄影展览、摄影交流等最重要的、跨时空延展的方式之一。继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与九州摄影主编的中斯百名摄影家年鉴(2023)及(2024)并在中斯摄影界取得极大赞誉后,《年鉴》又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九州摄影将再次与协会携手,共同把本次参展的作品编撰成册,对杰出摄影人、优秀摄影作品、斯里兰卡摄影展之旅进行全面刻画、全面记录、全面展示,为摄影人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些收获留存、立传,为摄影人打造全周期的个体化完整摄影生态,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欢迎广大摄影人积极投稿!
收录摄影师:高晓峰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通信摄影协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我一生都在追寻简单纯粹的生活与心中的理想,深深眷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痴迷天地间的绝美风光。当镜头与风景相遇,两者总能碰撞出令人惊艳的火花,在完美交融中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印记。这些定格美好的画面,不仅为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更为家人和挚友们传递着温暖的感动。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行走在路上,将旅行与摄影进行到底!
收录作品赏析
《国王湾——康斯冰川》
《大地的调色板》
《格聂神山》
本刊评论
天地镜像:自然的三重奏
在这组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高晓峰以独到的视角和沉稳的镜头语言,捕捉了三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恢弘的自然风貌——极地冰原的静谧肃然、盐碱湿地的壮阔纹理,以及高原雪山下的水天一色。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出摄影师高晓峰对于大自然光影节奏的敏锐把握,也在构图与叙事层面上呈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
首幅作品定格于极地冰川前的冰面之上,一艘橡皮艇上挤坐着身着荧光衣的探险者群体。他们虽渺小,却将人类的好奇与勇气衬托得格外鲜明。远处延绵的冰川与中央孤峻的山脉形成了横贯画面的主轴线,而镜面般的水面倒影则构成了画面的第二重天地。低饱和的色彩与流动的云层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冷静、辽远而神圣的氛围。时间仿佛在这里缓慢凝结,天地间只剩下人与自然的默契对望。
第二幅画面将目光拉回中国东部沿海,一条直线公路将金黄的稻田与紫红色盐碱滩一分为二,犹如大地上的调色盘被理性划分。摄影师高晓峰以航拍视角捕捉这幅大地肌理图谱,呈现出一种超越人类尺度的秩序之美。云层低垂,遥远地平线上的城市天际线依稀可见,为这片沉静的大地注入一丝人类文明的延展性。这幅作品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既宏观地展现了地理色彩的对比,也微观地反映出土地与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第三幅作品则转向青藏高原的旷野。湛蓝的天空、飞舞的云朵、巍峨的雪峰与金黄的草原,在镜头的语言下形成壮美画卷。画面下半部分是水面的清晰倒影,令整个构图形成完美对称,如同天地间的一场“镜像芭蕾”。山脚下若隐若现的游客身影赋予画面一种生动的尺度感,让观者得以在广阔的空间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妙之处,在于光线的柔和流转,使山影云光在湖面上铺陈出通透的质感,犹如梦境。
整体而言,这组作品的最大魅力在于“尺度”的把控。从人之渺小到天地之宏大,从地理之广袤到视觉之深邃,摄影师高晓峰通过对光影、色调、透视与构图的精准掌握,不断拓展观者的感知边界。这不仅仅是对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层表达:在自然面前,我们既卑微又崇高,既渺小却又永不停止探索的脚步。
摄影的价值,或许正是在这凝固的瞬间中,将时间、空间与情感交织成永恒的回响。这组作品,正是这样的回响之一。
本刊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