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朱泽辉——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朱泽辉——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5-16
浏览量: 39

image.png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5年是中斯建交68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征稿现已正式启动,欢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踊跃报名。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本次大展主题为“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包含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美好寓意,既要把中国推向世界,也要把国际先进摄影文化、优秀摄影作品引入中国,在双向交流中取短补长、各取所长。

此次大展不仅致力于推动国际摄影交流,同时也为中国摄影人提供了一个闪耀的摄影艺术展示舞台,是一个展示中国摄影人的底气、精神与理想的平台。本次大展鼓励摄影爱好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镜头宣传中国壮丽河山、历史征途、发展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力量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名者可通过创新手法,使其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

九州摄影整合国内外摄影资源、影会策展、画廊展、联合建设摄影基地、专业摄影培训、出版摄影集等,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九州摄影已连续两年在斯里兰卡举办中国斯里兰卡文化摄影展,百余名摄影师的上千幅作品在斯里兰卡巡回展出,推介的中国摄影家王宁作品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得到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的高度肯定。现九州摄影诚挚邀请,德艺双馨的摄影人、胸怀国之大者,携文质兼美的个人创作、积极参加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image.png

参展摄影师:朱泽辉

image.png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荣获“翼龙杯”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摄影大赛获“展台展区优胜奖”。 

广东珠海,影像探索25载,学习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屡获 22 项国内外摄影大奖,作品频登央视等平台,《港珠澳大桥》入选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曾经参与上百场公益拍摄,传递爱心与正能量,为影像文化创作贡献微薄力量。        

参展作品赏析

image.png

《凛骨傲魂林》

image.png

《岁澜樟魂》

image.png

《桃韵南峰映绮梦》

image.png

《翠影幽径古森行》

image.png

《翠岭云杉耸碧霄》

image.png

《古木牧影》

image.png

《玉峰桃柳逸韵图》

本刊评论      

秘境之森:在云岭深处与自然对话

这是一组关于“林”的作品,却远不止于林。画面中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人为雕饰的构图,但每一帧图像都饱含呼吸与节奏,仿佛让我们穿越山岭云雾,走入高原腹地,直面那片亘古而神秘的森林灵魂。

摄影师朱泽辉以极强的观察力与生态感知,捕捉下森林四季间的光影交织与生死更迭。作品首张画面呈现的是一组立于雾色背景下的枯木剪影,寒峻静寂,线条纵横,如同被时间雕刻过的笔墨,在天地之间写下生命的简约诗行。这不仅是对死亡的凝视,更是对生命轮回的敬畏。随后镜头下移,转向一株披覆青苔与腐殖的老树根。潮湿、原始、厚重的地面上,红绿交错的苔藓与低矮植被昭示着生命最初的顽强。这是生之源、根之境,也如母体般包裹着世代的成长。

接下来的两张作品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镜头跃至高空,俯瞰桃花林间的村落与远处的雪山。花海与村庄交织,色彩明丽又克制,粉色与绿色的对比平衡得恰到好处,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春天的一声呢喃。而雪山藏于云层之后,在春意盎然之中增添一份圣洁与距离感。这种高低错落、动静对比的美学处理,极具视觉张力,也传达出人与自然共存的诗意。

之后几幅照片回到林中,却步步深入。烟雾缭绕的山谷之间,高耸的冷杉林穿云而立,层层树冠在光影变化中如波涛翻涌,颇有画中游之意。航拍视角下,一条蜿蜒的小路宛如脉络,通向森林深处,也通向未知。那是一种引导式构图,既勾起观者的探险欲,也点明人与自然之间那条脆弱却牢固的通道。

而镜头最后落于一匹独自行走的黑马,它低头啃食,背景中盘根错节的古树却如黑色漩涡般扭曲蔓延。这是一种极具张力的静谧,动物与林木、光影与色彩之间的对话,折射出的是生存状态的真实,也是一种平凡生命的尊严与沉思。 总体而言,这组作品在技法上善于运用自然光与云雾塑造空间层次,通过色彩对比与细节捕捉构建视觉韵律。更重要的是,摄影师朱泽辉并未用“造景”的方式展现森林之美,而是以尊重自然的视角贴近生态的本质:枯荣交替,生命不息,人与山林原本就是一体的存在。

在如今影像普遍追求冲击与视觉奇观的语境中,这组作品尤显沉稳与真诚。它不喧哗,却在静默中回响;它不炫技,却以温柔的叙述方式,引导我们重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片秘境之森里,我们所凝视的不仅是自然,更是我们内心深处久违的安宁与敬畏。

本刊编辑: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