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王熙镛——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王熙镛——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5-16
浏览量: 41

image.png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5年是中斯建交68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征稿现已正式启动,欢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踊跃报名。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本次大展主题为“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包含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美好寓意,既要把中国推向世界,也要把国际先进摄影文化、优秀摄影作品引入中国,在双向交流中取短补长、各取所长。

此次大展不仅致力于推动国际摄影交流,同时也为中国摄影人提供了一个闪耀的摄影艺术展示舞台,是一个展示中国摄影人的底气、精神与理想的平台。本次大展鼓励摄影爱好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镜头宣传中国壮丽河山、历史征途、发展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力量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名者可通过创新手法,使其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

九州摄影整合国内外摄影资源、影会策展、画廊展、联合建设摄影基地、专业摄影培训、出版摄影集等,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九州摄影已连续两年在斯里兰卡举办中国斯里兰卡文化摄影展,百余名摄影师的上千幅作品在斯里兰卡巡回展出,推介的中国摄影家王宁作品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得到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的高度肯定。现九州摄影诚挚邀请,德艺双馨的摄影人、胸怀国之大者,携文质兼美的个人创作、积极参加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image.png

参展摄影师:王熙镛

image.png

王熙镛,自由摄影师,拥有多年人像摄影经验。对人像摄影充满热情,致力于通过镜头捕捉人物的情感、气质与故事,用光影与色彩塑造独特的视觉美感,力求在视觉上呈现人物的多面性与深度。        

参展作品赏析 

image.png     

《海天漫步》

image.png

《茶海骑行》

image.png

《茶山静影》

image.png

《寂境》

本刊评论      

留白之间:凝视人与自然的边界

在这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王熙镛以极简而富有诗意的方式,将自然与人、色彩与黑白、沉静与动态等多个摄影语言交织呈现。画面中的每一处构图、每一片光影,都如同低语,在静谧中诉说着摄影者对世界细腻而克制的凝视。 

作品展现了一位行走在沙滩上的人物拉长了影子,浪花轻抚脚印,远处的油轮隐没在苍茫海天之间。这幅作品的色调柔和、构图开阔,既有时间的流动感,又保留了人与自然之间那份孤独而深刻的联系。人物虽小,却赋予整幅画面以生命与叙事的核心。

绿意盎然的茶垄延展成节奏感极强的线条,一位骑行者穿梭其间,为画面注入了动感与人文气息。相比前几幅的静态情绪,这张作品展现的是人与自然融合共处的活力与律动,绿的浓郁与人物的点缀形成了舒适的视觉张力。

画面中央的那棵光秃秃的树站在起伏的茶园之上,与整齐划一的梯田线条形成强烈对比。它不屈不挠地伫立于无边天空下,仿佛一个孤独的行者,见证着岁月与季节的流转。这幅作品构图极简,却极具力量感,是孤独与生命坚韧性的视觉隐喻。

水面安详如镜,一座带有中式飞檐的建筑倚岸而立,远山重重叠叠,被晨曦或暮色吞没。画面呈黑白色调,去除了色彩干扰后,观者的注意力更集中于结构与情绪。湖面静谧,远岛若隐若现,摄影师以极少的元素勾勒出极大的留白,意境深远如水墨画,耐人寻味。这里的“空”不是缺乏,而是一种东方哲学中的“有意味的空”。

这组作品在风格上展现出摄影师王熙镛多面的表达力。黑白影像强调结构与情绪,空旷构图唤起观者内心的回响;而彩色部分则利用光线、色彩与生活场景,刻画出人与自然之间柔和、和谐的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割裂,而是共同讲述了一个主题——在广阔天地间,个体如何安放自我,又如何在平凡景物中窥见万千哲思。

这些照片没有刻意追求壮观,而是在静水深流的风格中,达成一种视觉上的克制与精神上的共鸣。摄影师王熙镛选择了“慢”的视角,记录时间如何温柔地作用于自然与人,将瞬间化为永恒的诗篇。

本刊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