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卡——入展作品赏析 | “礼赞冰天雪地·光影金山银山”第二届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11-20
浏览量: 45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以冰雪为纽带,全景展现中国走向新时代辉煌的壮丽画卷,在各方的热切期待下,由全国新兴摄影力量发展联络协调机制、黑龙江省文化旅游摄影协会、哈尔滨市博物馆及北京九州摄影平台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即日正式启动,面向全球摄影爱好者开启征稿。
本届大展延续首届“礼赞冰天雪地·光影金山银山”核心宗旨,以镜为笔,讲述中国故事;用影像续写冰雪华章,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展现多彩中国。征稿范围在深度聚焦冰雪主题的同时,实现跨越性拓展,设立十大核心展区,旨在打造一届既特色鲜明又包容万象的全国性影像盛事。
十大征稿展区全面启动,诚邀您共绘“多彩中国”新画卷。
本届大展诚挚邀请海内外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神州大地的万千气象
【冰雪盛景】作为本届大展的核心主题,重点征集展现冰雪自然生态的壮美、冰雪文化旅游的活力、冰雪体育运动的激情及冰雪产业发展的成果,深刻诠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篇章。
【岁月印记】本展区特别征集具有历史价值的新老对比组照或单幅老照片。作品需能反映城市变迁、乡村发展、社会生活、民俗风貌的历史瞬间,让我们在时光的交叠中,感受时代的巨变与传承的力量。
【美好城市】聚焦城市建设在经济、社会、服务、治理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凸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心思想,有效宣传城市形象、打响城市品牌。
【乡村振兴】展示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所取得的成果,展现党的惠农政策落实成效,描绘农业兴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振兴画卷。
【民俗文化】记录各地的特色地域文化、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每个人心中独特的“乡愁”,塑造立体化、多元化、包容化的中华文化形象。
【壮丽河山】展现祖国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绚烂多彩的气象景象、巧夺天工的工匠艺术,彰显永恒的山河之美与气象之美。
【建筑风光】呈现各具特色的城市建筑风格、城市更新成果及富含时尚与科技元素的建筑设计,宣传城、人、景、产相融共生的和谐风光。
【人民史诗】定格人民在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中的劳动场景、进取画面与日常生活,展现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让人民成为时代的主角。
【生态文明】探秘花草鸟虫的生态世界,记录动植物的生长百态,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激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共鸣。
【创意摄影】鼓励根据艺术构思进行创作的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极简主义、抽象主义等类别作品,展现摄影人的光影技艺与艺术感悟,表达虚实结合背后的深远韵味。
此次十大展区的设立,既彰显了哈尔滨作为“冰雪之都”的独特魅力,又通过增设“老照片”展区,构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影像桥梁。我们鼓励投稿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多元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和创新的手法,讲述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当代生机活力的立体中国故事。
丰厚奖励与多元化展示
本届大展将继续设置丰厚奖项,并计划举办优秀作品全国巡展、出版大型摄影画册等丰富活动,最大限度地拓展优秀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使其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视觉窗口。
AI中俄摄影理论研讨会本次影展特设置AI中俄摄影理论研讨会,旨在搭建一个跨国的摄影理论交流平台。在研讨会上,来自中俄两国的摄影专家、学者将围绕AI技术对摄影艺术的影响、中俄摄影理论的异同点以及未来摄影发展的趋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推动中俄摄影理论在AI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为摄影艺术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冰雪创作团,深入临海雪原为丰富摄影师的创作体验,组委会将特别组织“摄影创作团”。所有参展摄影师均可报名参加。创作团将深入被誉为“中国雪城”的牡丹江核心景区,在镜泊湖的冰瀑奇观、雪乡的童话世界、林海雪原的壮阔天地等独具特色的冰雪胜境中进行深度摄影创作。组委会将协调景区提供拍摄便利,并邀请资深艺术导师随行指导,旨在通过沉浸式的采风活动,为摄影师们提供绝佳的创作平台和交流机会,用镜头共同挖掘和呈现龙江冰雪的极致魅力。
期待在“哈尔滨”与您相聚,共享冰雪光影盛宴!
“以镜为笔,续写冰雪华章,多彩中国”第二届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帷幕已然拉开!我们热切期盼每一位摄影人,无论您身处何方,都能举起手中的相机,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忠实记录者。让我们以镜为笔,以光为墨,共同描绘出一幅属于新时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影像画卷!

入展摄影师:孙安卡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厦门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厦门市旅游摄影协会会员
2025年作品《第十九届闽台对渡文化暨海上泼水节开幕》 《瀑声中的野山谷飞拉达挑战》入展第3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暨第二届厦门影像艺术周报名展;作品《朝气蓬勃的老年大学生》参加“乐龄杯”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书画摄影作品展,荣获摄影组“一等奖;”2023年作品《捕食》参加第六届国际华人摄影家联展,荣获“国际华人百佳摄影师奖”;2022年作品《自在》参加厦门市首届“美丽庭院”摄影大赛,荣获“人气奖”;作品《我给爷爷加油》《角逐在五星红旗下》参加2022“建设银行杯”建发厦门马拉松摄影大赛荣获“优秀奖”等等。
入展作品赏析

《600岁集庆楼晒秋》

《福建初溪土楼群(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

《走进土楼观历史》
作品说明:2025年10月13日,我第一次踏上福建永定初溪,当明代永乐年间始建,至今已有约600年历史的土楼群在葱绿群山拥抱下,如此完整的映入眼帘,震撼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看到现在还有原住民栖息生活在土楼,保护着土楼,继承祖先流传下来的农业生产,并发扬和改进生产方式,接受新生活和学习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进步,非常希望把土楼文化通过影像传播。
本刊评论
摄影师孙安卡:镜头中的土楼史诗与人文温度
摄影师孙安卡的这组作品,堪称对福建土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深情解码。她以建筑为纸、光影为墨、人文为魂,在土楼的沧桑肌理与民俗活力之间,巧妙构建起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桥梁。其作品不仅让土楼的建筑之美震撼视觉,更让土楼的人文之韵触动心灵,充分展现了她对文化遗产摄影的深刻理解与扎实功底。
《600岁集庆楼晒秋》:孙安卡采用高空俯拍构图,将集庆楼的环形结构与晒秋的斑斓圆盘巧妙结合,形成几何与色彩的双重交响。红辣椒、黄玉米等民俗元素与土楼的古建肌理相互碰撞,既展现了土楼建筑的空间奇绝,又传递出土楼生活的烟火温情。
《福建初溪土楼群(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运用大场景层次构图,使土楼群在山水间呈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云雾的朦胧与土楼的厚重形成质感对比,金黄的梯田与翠绿的山林色彩呼应,尽显土楼群的历史纵深与生态之美。
《走进土楼观历史》:采用人物与建筑的互动构图,让观景者的身影与土楼群形成“今人与历史”的视觉对话。人物的姿态与土楼的静态形成张力,既凸显了土楼的文化吸引力,又传递出历史遗产在当代的活力延续。
摄影师孙安卡的这组作品,堪称土楼史诗与人文温度的精彩对话。她以镜头为媒介,在土楼的砖石瓦木与民俗人文之间,既记录了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又诠释了历史建筑的精神内核。其作品既有对建筑摄影的精准解构,又有对人文纪实的细腻捕捉;既有土楼的宏观壮美,又有民俗的微观鲜活。
本刊编辑:楠楠

摄影师娄仙景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