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王继平——银奖作品赏析丨“见证·共存·蜕变”2025全球纪实摄影大赛

王继平——银奖作品赏析丨“见证·共存·蜕变”2025全球纪实摄影大赛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8-28
浏览量: 117

image.png

以镜头捕捉真实世界,用影像诠释时代脉动。备受全球摄影人瞩目的年度盛事——2025全球纪实摄影大赛今日正式启幕,向全球专业摄影师及纪实影像爱好者发出诚挚邀请,汇聚世界各地镜头,共同记录人类生存状态的丰富图景,捕捉时代发展中的深刻瞬间,以影像的力量讲述最动人的地球故事。颁奖典礼将于8月8日在中国·北京酷车小镇的“和·艺术馆”隆重举行。

即刻行动,让世界看见你的视角!

深度聚焦:真实、多元与变革

本届大赛以“见证·共存·蜕变”为核心主题,鼓励参赛者将镜头对准以下四个方面:

1. 社会深度议题:全球性挑战下的韧性、社会公平正义的进程、边缘社群的真实生存状态;

2. 人文精神纽带:多元文化间的碰撞与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个体在宏大时代中的情感与尊严;

3. 环境与未来:气候变化的前线图景、生态保护的迫切行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希望;

4. 科技重塑生活:技术革新对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及人类认知带来的深刻影响与伦理思考。

权威平台,多维呈现影像力量

大赛致力于打造全球纪实摄影领域公信力与影响力的竞技与交流平台。本次大赛除评审委员会外,还将邀请知名纪实摄影大师、资深评论家及策展人,确保评选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重磅奖项激励创作创新

设立光影之巅奖、纪实星耀奖等多项重要奖项,并推荐优秀摄影师进行国内外巡展、出版合作及媒体推广等丰厚职业发展机会。

创新数字展映平台:获奖及优秀作品将在大赛线上展示平台进行全方位展示,最大程度拓展影像触及力。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见证·共存·蜕变”2025全球纪实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银   奖----

image.png

摄影师:王继平

国际注册高级摄影师(ICSP)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幼时喜欢绘画;学生时期租相机拍照打卡遍游祖国及部分海外风景点;参加工作以后,业余时间酷爱街头摄影和健身,在微博及数家专业平台上分享有一千多幅街拍照(昵称均为“过客2022街头摄影”),内容涉及广受社会关注的各类主题,其中组照《天使啊》等作品获得图虫、颇可编辑组精品推荐或奖励。

2022年“六·一”期间受慈善机构和院方邀请拍摄了组照《康复院里的孩子们》原名《节日里也不能忘记他们的存在》。作品《康复院里的孩子们》《天使啊》《幻影》《阳光下的擦鞋人》《遥感历史》《底牌》收录《中英百名摄影家年鉴》(2024);作品《幻影》《天象》《理还乱》《西西的困惑》《时光》《探视》《母亲》《天问》《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人生》共十幅入选“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喜欢尝试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制作有短视频和AIGC文生图作品。

image.png

获奖作品:《考场外的守候》  作者:王继平

获奖评语:

这是一张富有纪实感的黑白摄影作品,展现了典型的高考考场外场景。画面中的年轻女学生穿着校服,戴着眼镜,神情专注地望向远方,身后是维持秩序的民警们。这张黑白照片很好地捕捉了高考这一重要时刻的庄重感和学生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社会各界为保障高考顺利进行所做的努力。

本刊编辑:尚淑玲

作品赏析

 image.png

《考场外的守候-1》

image.png

《考场外的守候-2》

image.png

《画廊》

 image.png

《分诊》

本刊评论:

以镜头捕捉生活,用构图诉说情感

摄影师王继平不仅拥有出色的创作视野,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独特的拍摄主题,还能够精准把握不同场景的核心特质。在创作中,他专注于捕捉多样生活情境,生动呈现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关系与现场氛围,并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将画面组织得富有张力与叙事性。无论是考场外殷切的等待、画廊中沉浸的艺术对话,还是分诊处里温情的医疗场景,他的作品既保持了纪实的真实感,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构图方面,王继平展现出极强的控制力与艺术构思。他熟练运用光影、色彩与线条等视觉元素,构建出结构和谐且层次丰富的画面。他善于借助环境强化影像的纵深感,将人物安排得恰如其分,使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进而增强主题的表现力。例如《画廊》中,观众与艺术品的姿态形成视觉对话;而在《分诊》中,医护人员与孩子的动作紧密关联,构成情感与形式双重呼应。

此外,他的作品尤其注重情感的表达。借助细腻的镜头语言,王继平能够深刻触动观众,唤起强烈共鸣。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鲜活的故事与饱满的情绪,无论是期盼、宁静还是关怀,皆透过人物的神态与细微动作得以传递,令观者不仅看见画面,更感受到画面背后的温度与意义。

总结而言,王继平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构图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将纪实摄影提升至融合艺术性与人文关怀的层面。他的作品不仅是现实片刻的凝结,更是个体与时代情绪的交汇,展现出摄影作为视觉语言在记录与抒写之间的强大张力。

本刊编辑:尚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