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张军——参展作品赏析 | 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

张军——参展作品赏析 | 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8-01
浏览量: 172

image.png

以“突破界限,智见未来”为主题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在9月平遥古城拉开序幕。倡导全球摄影人“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技术、深邃的思考,回应时代的变革,探索影像的无限可能”,现面向全球摄影师、策展人、机构团体征稿!

光影见证廿五载,平遥古城再启世界影像盛宴

廿五载的深耕与沉淀,铸就摄影艺术高地。创办于2001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从中国摄影界的一株新苗,茁壮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摄影艺术标杆。

廿五载的坚守与创新,大展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将古城风景、文化等独特的历史空间巧妙转化为充满叙事张力的天然展场,摄影艺术与古城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赋予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持续更新的文化活力。

廿五载风雨春秋,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万名摄影艺术家携37万幅作品参展,吸引了5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平遥观展,显著提升了平遥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平遥古城文化旅游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不仅推动了中国摄影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还促进了摄影文化的国际化进程。每一届大展都是一次对摄影艺术的深入探索和全方位展示,汇集了全球摄影家的智慧与才华。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交汇,激发出无数灵感的火花。

让中国摄影人更卓越·让中国摄影艺术更繁荣

作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长期合作方,九州摄影始终以“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为宗旨,以展示中国摄影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共筑文化强国为己任,为摄影师成长成才全方位策划包装、全球宣介推广;为摄影作品诠释、策展精益求精,拓宽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同步实现路径;为中国摄影走向国际摄影舞台、树立中国摄影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精神不遗余力。相信九州摄影的匠心精神、丰富资源、专业品质等定能为摄影人圆梦、摄影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image.png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开幕式现场。

2023年展览:组织策展大理国际影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丽水国际摄影节的九州百名摄影师联展,共组织2000余位摄影师,几万幅作品展出。独立主办首届“锦绣九州·魅力时代”国际摄影、书画大展,共组织300余位摄影师,3000余幅作品展出;独立承办的国际影展中国展区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与德国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共组织200余位摄影师,千余幅作品展出。

image.png

image.png


▲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开幕式现场。

2024年展览:组织策划北京第二届“锦绣九州·魅力时代”国际摄影、书画大展;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上海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美丽中国·美丽英国-黄河儿女》2024国际艺术展;九州新气象 时代新华章——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摄影、书画大展;中日韩海上国际邮轮摄影、书画展;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美好家园”主题展览;大黄山国际摄影大展;德国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哈尔滨国际冰雪季摄影大展等一系列大赛和影展,共组织5000余位摄影师,3万余幅作品展出。

2025年展览: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九州国际摄影大展;上海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BRTV金色时光 - 光影新视界》“空中摄影展厅”;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2025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摄影展区等,至6月已组织的一系列大赛和影展,共展出近3000位摄影师,3万余幅作品,辐射观众上千万人。

九州画廊:国际摄影家:尤斯曼、玛姬、曼雷、哈尔斯曼、扬·索德克及国内摄影家:吕厚民(拍摄江青拍毛主席拍照签名作品)、朱宪民、王玉文、王琛、吴健、李学亮、吴建斌、蔡元、王宁、沐青、东尼、黄昆、俞跃等国内外摄影家在九州画廊展出作品成功销售百余幅,且多幅作品被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组委会、德国哈雷姆勒艺术纸、德国自然环境摄影协会、fotografiska摄影博物馆、德国柏林Welter墙饰公司、德国法兰克福P22室内设计公司、柏林Patrick城堡酒店等多家机构收藏。

金秋光影汇平遥,万千气象映九州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向过去的辉煌历程致以深深的敬意;展望未来,我们用光影为时代和人民描绘真实,用镜头为文化自信和自强谱写新篇章。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用当代摄影语言重新诠释传统美学的精髓,让古老的文明在镜头下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未来,九州摄影将继续发挥专业策展能力,担当摄影专业机构职责,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特设精品展区、独立展、联展等主题展区,为摄影人向全国乃至国际摄影艺术届汇报个人成果助力,期待着与各位摄影人、各业界同仁携起手来、共同期待、再创佳绩!期待着举九州摄影之全力助摄影人走向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期待着聚全体摄影人智慧和力量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再开新篇!

image.png

参展摄影师:张军

image.png

1989年-1992年在学校摄影专业学习;

1990年10月摄影作品于《浙江科技报》发表;

1999年9月个人资料入编《中国摄影家全集》;

2004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摄影作品在法国巴黎展出;

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获奖作者;

摄影创作三十六年,以人文题材、古建筑村庄题材、野生动物题材、鸟类题材、自然风光题材为主。

PING YAO参展作品赏析

image.png

《崇福往事》

image.png

《紧水滩水库的捕鱼人》

image.png

《桐乡运河砖瓦厂的娃娃》

image.png

《午觉》

image.png

《丫丫》

image.png

《在人间》

image.png

《蓝印花布》

PING YAO本刊评论

凝望时光的深处:一组乡村黑白纪实摄影的静默叙事

这组黑白纪实摄影作品,以简练深邃的视觉语言,书写出一个远离喧嚣的中国乡村故事。摄影师张军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真挚的情感投入,记录了乡土生活中那些被时间轻轻拂过的瞬间。作品虽无声,却沉静有力,唤起观者对土地、亲情与生存状态的深层次思索。

第一幅作品定格在一个昏暗屋舍中的日常静物:竹椅、篮筐、木凳等旧物陈列在屋内一隅,光线从门口倾泻而入,形成一束天然的聚光灯,将被岁月磨平棱角的家具静静点亮。画面结构沉稳,光影对比强烈,仿佛在述说着一个沉睡的时光场域。摄影师张军没有添加任何人为戏剧化处理,而是以一种近乎敬畏的态度,让物件自己“说话”。

第二幅描绘渔民撒网的场景,平静的湖面、远山的虚实与船影的镜像构成了画面中的对称美感。黑白摄影中的灰度层次将水面光滑、网线飘逸、人物动作巧妙融合,使得整个画面虽动却静,有如一幅行走的水墨长卷。摄影师张军选择站在岸边仰拍,保留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尺度,也为劳动之美赋予了某种永恒感。

第三幅作品中,一个孩童坐在木制的板车上,凝视镜头的眼神充满探寻与倔强。车身的光影斑驳,孩子的姿态既带有一种童稚的天真,又隐约透出生活压迫下的早熟。这种情绪的复杂性,使得这张照片超越了单纯的“儿童题材”,而进入了社会纪实的范畴。画面背景中的母亲身影模糊,恰恰强化了孩子与环境的对峙关系,令人动容。

接下来的几张作品,围绕一位小女孩的出现展开叙述。她有时与爷爷同框,爷爷躺在椅上酣睡,她则弯腰微笑,面向镜头;有时独自面对镜头,眼神倔强、姿态含蓄。这组镜头将一个乡村儿童的多面情绪浓缩其中——她是好奇的、质朴的、略显羞涩的,亦是勇敢直视生活的。摄影师张军用近景、虚实结合的方式,将人物从背景中“剥离”出来,构建出清晰的主题中心。

而那位坐在木板上的小男孩,则将时间进一步引向生活的原点。竹篮、赤脚、暗影中坚毅的眼神,构成了一个朴素却充满力量的形象。摄影师张军并未过度渲染贫困或艰难,而是用静默的镜头语言捕捉到童年的顽强与想象空间。对比现代城市儿童的安全泡泡,这种带有粗糙边缘的成长记录更显真实与厚重。

最后一幅肖像,是整组作品的情感高潮。一位年迈老妪,头戴布巾,双手拢在胸前,直视镜头。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风霜的刻痕,但她的眼神依旧清澈,微微的嘴角上扬显出淡淡的慈祥与从容。这幅肖像不仅是一张人像摄影,更是一份关于记忆、关于祖辈的视觉纪念。背景处理得当,人物面部光线集中,情感张力极强,足以让观者驻足凝望良久。

总体来看,这组作品在技法上运用典雅的黑白语言、克制的构图和忠实的记录姿态,不仅完成了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也将摄影提升为一种“凝固的情感书写”。它不是猎奇式的纪实,而是一种深情的凝视、一种慢节奏中流淌出的真实生活诗篇。摄影师张军没有“进入”生活,而是“融入”其中,成为一个温柔的讲述者。

在影像消费日益碎片化的今天,这组作品提醒我们,真正动人的纪实摄影,不需要声嘶力竭的表达,而是一种对人和生活的诚实交谈。它以影像为笔,勾勒出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却无比珍贵的瞬间。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些画面也许会逐渐褪色,但那份人性的温度,却将恒久留存。

 本刊编辑: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