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刘素清——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刘素清——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5-13
浏览量: 52

image.png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5年是中斯建交68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征稿现已正式启动,欢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踊跃报名。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本次大展主题为“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包含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美好寓意,既要把中国推向世界,也要把国际先进摄影文化、优秀摄影作品引入中国,在双向交流中取短补长、各取所长。

此次大展不仅致力于推动国际摄影交流,同时也为中国摄影人提供了一个闪耀的摄影艺术展示舞台,是一个展示中国摄影人的底气、精神与理想的平台。本次大展鼓励摄影爱好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镜头宣传中国壮丽河山、历史征途、发展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力量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名者可通过创新手法,使其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

九州摄影整合国内外摄影资源、影会策展、画廊展、联合建设摄影基地、专业摄影培训、出版摄影集等,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九州摄影已连续两年在斯里兰卡举办中国斯里兰卡文化摄影展,百余名摄影师的上千幅作品在斯里兰卡巡回展出,推介的中国摄影家王宁作品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得到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的高度肯定。现九州摄影诚挚邀请,德艺双馨的摄影人、胸怀国之大者,携文质兼美的个人创作、积极参加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image.png

参展摄影师:刘素清

image.png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镇海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5年《命河晨曲》获《大众摄影》“横溪联谊会”三等奖,同年《铁马扬尘》入选“光影与梦想”全国摄影大展;

2016年《欢乐的海洋》获中国摄影家网主题月赛一等奖及《大众摄影》全国赛事二等奖;

2018年《水墨江南》刊登于《中国摄影报》,《沙画》入选“童话云和杯”丽水摄影大展;

2019年《跃》再登《中国摄影报》,《丰收》入展“乡村里的中国”全国影展;

2023年《广忠小吃店的那对夫妻》组照亮相丽水摄影节,《清廉入基层》组照入选首届廉洁主题摄影大展。

我自2013年执起相机,以镜头为笔记录人间百态。初涉摄影时扎根宁波本土摄影社团,2017年经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函授学院系统学习后,2018年获评优秀学员。

十余年来,我始终聚焦人文关怀与自然对话。此次有幸携四幅作品参与斯里兰卡摄影联展:《水墨江南》延续传统水墨意趣,记录江南水乡的晨昏光影;《拉网小调》凝固渔民丰收的喜悦瞬间;《菜市烟火》聚焦市井巷陌的温暖炊烟。这些影像既是我对东方美学的致敬,亦是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欢乐的海洋》在彩色的粉末中尽情嬉戏的美好瞬间。

参展作品赏析

image.png

《水墨江南》

image.png

《拉网小调》

image.png

《菜市烟火》

image.png

《欢乐的海洋》

本刊评论

水之灵·市之韵——镜头下的三重生活乐章

这组摄影作品围绕“水”这一意象展开,从山水之境、渔业劳作到市井日常,构成一首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三重生活乐章。摄影师刘素清以敏锐的观察力与细腻的视觉语言,将静谧与喧嚣、宏大与细微一一串联,呈现出一幅具有中国文化底蕴与生活温度的画卷。

作品以山水为题,构图简洁却意境深远。薄雾缭绕的清晨,河流静静流淌,孤石静卧水中央,渔者立舟而行,身后一群鸬鹚随行作业。天地、山水、人舟浑然一体,如诗如画,仿佛走入了古代文人的水墨梦境。摄影师刘素清巧妙地运用了淡化色彩与柔光处理,将自然氛围的空灵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这幅画面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唤起了人们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

第二幅作品画风陡然转向,活力四射,动感强烈。渔船上的劳动者统一着装,鱼群腾跃而起,水花四溅,动静对比极为强烈。前景的鱼跃与背景整齐排列的人群,形成了强烈的视觉节奏,画面冲击力十足。这不仅是一张捕鱼瞬间的定格,更是一幅关于协作、丰收与劳动精神的生动画面。它浓缩了渔业文化的精髓,体现了集体劳动的张力与节奏感。

第三幅作品则将镜头拉回城市一隅,走入烟火气息浓郁的菜市场。画面色彩温暖,人物表情生动,特别是画面中心那位面带笑容的老人,面对整齐摆放的鸡鸭食材,似乎正与摊贩热情交谈。背景中橙色灯光如火焰般温暖,照亮了市井生活的琐碎与真实。尽管场景复杂,但摄影师刘素清通过清晰的对焦与人物神态的抓取,使观者迅速聚焦于画面的情绪核心。

当蓝色颜料飘散在空中时,就像把天空的颜色打碎并释放到了空气中。对于大人和孩子来说,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梦幻世界。对于孩子来说,看着蓝色在空气中散开,他们的笑声也仿佛随着颜料飘散开来。大人在这个场景中也能找回久违的童真,忘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沉浸在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之中。

作品虽风格各异,却以“水”为载体串联起了自然之灵、人之动、市之韵。摄影师刘素清不仅捕捉到了视觉上的美感,更通过画面构建与光影表达,传达出他对中国生活图景的独特理解。它们像三段音符,共同奏响一首属于这片土地的影像协奏曲——既有远山静水的悠然,又有渔舟唱晚的生机,也不乏红尘日常的温度。

这是一组富有温度与层次的作品,既有视觉冲击,也承载着人文关怀。摄影师刘素清用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瞬间,更是一种对生活本真的深情注视。

本刊编辑: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