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七期(整本)_合并
P. 110
九州摄影家 /JIUZHOU PHOTOGRAPHER
图
/ 刘存瀚
文字
刘存瀚
/ 刘存瀚
《弥留的痕迹》组图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刘存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大四在读。
创作思路:
最开始有这个创作萌芽是因为我的爷爷,爷爷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住进了医养结合的
养老院。爷爷走后家里似乎突然变得空荡荡的,爷爷不在家里,但爷爷的气息似乎存在于
家中的各个角落,爷爷的象棋、爷爷的药、爷爷的围嘴 ... 以及我最后把爷爷扶起来的那
张床。那张床上的痕迹是爷爷在家最真切的痕迹,可能也是最后的痕迹。
我最终决定要拍这组照片的契机是我看到了翠西·艾敏 1999 年的透纳奖提名作品《My
Bed》。我突然想到床确实是一个与人关系十分紧密,而且能伴随人们整个人生的物品。
人有大概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人们在床上出生、在床上生长、在床上老去、
病倒乃至最后在床上死亡。通过床的不同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某段生活经历,生活
状态。虽然床的类别大致相同,但总能从不同人的床的模样体会到不同的感悟,于是我决
定拍摄下来这个与人息息相关的物品。
这次展出的《弥留的痕迹》是我最初的尝试,以类型学的方式记录了处于不同身体状
态下不同老人的床以及和他们密切相关的物品。床上的褶皱是人的痕迹,而照片是物的痕
迹,这种充斥在影像当中的痕迹旨在让人们更直观地去感受时间、感受生命。这也将成为
我的一个长期拍摄项目,完整记录人从出生到衰老的床,未来我也会继续探索不同的呈现
方式来展示不同人生阶段的床,带来更加丰富的视觉感受。
106 九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