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6期_合并
P. 49
对于创作,艺术价值来源于摄影人思想层次,一定要有深入的思考,表达出情感和内涵;艺术成果离不开打磨,一定要有耐心,忍得住寂寞,
当我细心观察到一个好的环境,我会等人物出现时按动快门,往往一个环境,我会呆上半天时间甚至一天时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得到一幅比较
满意的作品。
杂志:当下,功夫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功夫之外,您认为还有哪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李铁强:世界正经历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场大变局中,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对于中国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国家的整体国力与日俱增,
令世界刮目相看、重新衡量。除了功夫外,譬如杂技、京剧、皮影戏等等也是我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作为摄影人,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挖掘、
继承、发扬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通过摄影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
杂志:创新是文艺的生命。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摄影艺术的创新也出现飞跃,您认为在摄影艺术创新中如何平衡好“变”与“不变”?
李铁强:“变”的是技巧、“不变”的是初心。在摄影创作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初心不变,时时刻刻跟党走,听党的话,走到群众中去,致
力于用镜头去定格伟大时代的精彩瞬间,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充分运用科技发展、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新
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不断尝试创新自我、超越自我,让个人摄影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不负时代、不负人
民的有温度、有深度的经典之作。
杂志: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您认为摄影在帮助国人增强文化自信方面要如何发挥作用?
李铁强:以我多年多次坚持创作的中国功夫这个项目为例,我的目的就是想用影像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使更多的
外国友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功夫,也通过中国功夫看到一个独立、卓越的中国。
杂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培根铸魂,您认为摄影人应当如何自我提升、自我铸造?
李铁强:摄影人要向内观、向外看,一是要修身修心,做到襟怀和学识相贯通、道德和才情相交融、人品和艺品相统一。二是要创新超越,学
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三是要以艺绘文,
把摄影艺术与优秀文化更好融合,以摄影表达文化、以影像承载文化,更多角度、更广范围诠释中华文化的温度、筋骨、大德,为推动更多中
华文化形象为世界所认知贡献摄影力量。
本刊评论
功夫在功夫之外 修行在修行之上
做一件事情不难,坚持做一件事情也不难,但数年坚持做一件事情并持续深化创新就很难。李铁强,一位人文纪实摄影家,近年来持续关注少
林功夫与少林文化,创作的“少林功夫”摄影专题多次荣获大奖,从各个角度全方位诠释功夫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示鲜明卓越的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贡献摄影艺术力量。
功夫在功夫之外,正如少林功夫的练功不单纯在招式而在禅意一样,摄影的艺术成就也更多在于摄影人瞬间拍摄之外下的功夫。李铁强镜头中
的少林功夫,“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与禅宗的无我境界融会贯通,镜头之外,则是他每年数次前往各大寺院与僧人长期同吃同住
同生活,在深入了解日常起居、打坐、念佛、诵经、习武等之后的捕捉与创作,是为了一个镜头的反复揣摩、多次定格、耐心等待,是为了诠释内
涵的情感投入、深入思考与价值构思,是摄影技巧与襟怀、学识、艺品的统一。
修行在修行之上,正如少林功夫的最高修行境界是禅武合一,摄影人的修行境界是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相统一,在追
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李铁强把传播中国文化与弘扬中国精神作为摄影的初心与使命,始终修身修心、做公益、搞创作,以更有温度、风度、
筋骨的作品刻画更繁荣、更包容、更复兴的中国形象!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