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泉——特等奖作品赏析丨2025年“最美双节—迎中秋·贺国庆”摄影大赛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10-15
浏览量: 57 
月满家园·光影定格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喜迎中华民族传统中秋佳节,九州摄影以光影艺术深情礼赞伟大时代,生动展现人民群众团圆和美、欢度双节的动人画卷。2025“最美双节—迎中秋·贺国庆”摄影大赛现已正式面向全国启动征稿。
聚焦时代脉搏,定格家国情怀
本次大赛旨在通过摄影艺术的独特视角,深刻记录并艺术呈现中秋佳节的温馨团圆与国庆期间的举国同庆、山河壮丽的盛世气象。我们诚挚邀请广大摄影人、摄影爱好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用镜头捕捉双节同庆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图景、城乡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蕴藏于节日日常中的深沉家国情怀。作品应着力反映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与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光影为媒,共绘华章
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不仅有机会获得荣誉证书及奖杯,更有望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平台进行专题展示,并入选计划于2025 - 2026年度在国内外多个重点城市巡回展出的展览。这些作品将感动瞬间凝固为永恒印记,为时代留下宝贵的视觉记忆。
值此双节同辉之际,我们热切期待全国摄影人拿起相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捕捉最具温度与力量的影像,共同描绘神州大地月圆人圆、国泰民安的壮丽画卷,献礼新中国76周年华诞!
权威评审,荣誉激励
大赛评审委员会将邀请国内著名摄影家、评论家及文化学者、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严格评审。所有获奖者均被邀请参加颁奖盛典。
诚挚邀请广大摄影人、摄影机构组织踊跃投稿!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2025年“最美双节—迎中秋·贺国庆”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特 等 奖----

摄影师:崔永泉
国际注册高级摄影师(ICSP)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房山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荣获您的影像故事“我的2024”摄影大赛金奖;
荣获2025中国摄影百花奖。一直喜爱摄影;
作品《乐园一角》参展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三江口日落》《水草丰美》参展首届“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三江口日落》荣获入围奖;
作品《圆明园荷塘》荣获您的影像故事“我的2024”摄影大赛金奖并在九州艺术馆展出;
作品《颐和园皇家园林风光》《瑞兽守碧湖》《巴东暮色》《清凉野三关》入选参展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其中《颐和园皇家园林风光》荣获铜奖。

获奖作品《上帝视角下的黄果树瀑布》 作者:崔永泉
作品赏析
《贵州安顺陡坡塘瀑布》

《草原天路大风车》

《乌兰布统欧式草原》

《太原天龙山》

《民以食为天》
本刊评论:
自然与文明的光影协奏
当镜头对准天地万象,每一次定格都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的深情对话。这组摄影作品以水的灵动、风的韵律、路的延伸与生命的蓬勃,谱写出一曲关于生态之美、发展之思与生命之趣的视觉乐章,每一幅都凝聚着创作者对世界的细腻感知与热忱礼赞。
瀑布的影像首先奏响了水的抒情诗。那幅彩虹横跨瀑流的作品中,水流如千万条银练轰然坠落,激起的水雾在阳光里折射出梦幻般的虹光,与四周浓得化不开的绿意交织成浑然天成的画卷。层叠的山峦、蓊郁的林木如忠诚的帷幕,将瀑布这颗“自然的心脏”温柔环抱,让水的奔涌既有一泻千里的壮阔,又有被绿意温柔接纳的舒展。另一幅瀑布近景则聚焦水的质感:慢门拍摄下,水流化作丝缎般的白练,在岩石的映衬下更显清透柔滑,蓝天与白云的倒影在水面碎成粼粼光斑,仿佛将整个天空的澄澈都倾注在这一汪碧水中,让观者能触摸到水的凉润,聆听到水的私语。
风力发电机的画面则是工业文明与自然共生的温柔注脚。那座洁白的风机如巨人般伫立在丘顶,三片风叶在蓝天的幕布下舒展成优美的弧线,既似自然生长出的巨大植物,又像人类献给风的白色哈达。脚下的林地与草坡黄绿相间,如大地亲手织就的绒毯,将风机轻轻托举——工业的冷峻在此被自然的温煦彻底消解,风机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风与大地、人类与自然对话的媒介,在蓝天的映衬下,它甚至拥有了某种神性的光辉,见证着清洁能源为世界带来的希望。
公路的影像则是关于“延伸”的哲学叙事。那幅花海中的公路如一条银色丝带,在黄绿交织的草原上优雅铺展,车辆如流动的音符,为这片宁静的原野注入鲜活的韵律。远处的林地与山峦层层叠叠,将天地的辽阔推向无尽的远方,而公路则成为人类向自然深处探索的触角,既串联起散落的风景,又让这片原野有了“可抵达的诗意”。另一幅盘山公路的作品更显巧思:桥梁与道路在山间蜿蜒成灵动的曲线,如大地的血管,将城市的繁华与山野的静谧紧密相连。远处的城镇在蓝天绿野的环抱中若隐若现,让公路不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文明与自然握手言和的纽带,在航拍的视角下,人类工程的智慧与自然山川的壮美达成了完美的和解。
最后那幅作物的特写,是生命微观世界的礼赞。谷穗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绒毛似的芒刺带着清晨的露珠,每一滴水珠都折射着太阳的光辉,让这株作物成为“土地的结晶”。叶片的纹理、谷粒的排列,在清晰的对焦中被刻画得纤毫毕现,仿佛能触摸到作物生长时的蓬勃呼吸,它让观者重新审视平凡生命的力量——正是这一株株作物,承载着大地的馈赠,养育着世间的生灵,在微距的镜头下,它成为自然写给人类的最美情诗。
这组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于创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自然与文明交融的每一个闪光瞬间:水的灵秀、风的诗意、路的哲思与生命的坚韧,在光影的编织下,共同构成了一个既壮美又温柔、既宏大又细腻的世界。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是对“和谐共生”的礼赞——礼赞自然的慷慨,礼赞文明的温度,更礼赞那些让平凡景象成为永恒的、对世界的热爱之心。
本刊编辑:尚淑玲

摄影师娄仙景佳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