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国球——个人展参展作品赏析 | 2025丽水摄影节 “美好家园”主题展



丽水摄影节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性摄影节庆活动,自2004年开始,已持续举办十二届,曾创下国内摄影节多个历史之最,已成为世界知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本届摄影节秉承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办节宗旨,聚焦“摄影+科技”“摄影+数字”“摄影+文旅”,充分彰显时代旋律和艺术交融,以摄影勾画秀山丽水活力城。
作为丽水摄影节的资深合作伙伴,本届摄影节由九州摄影策划的“美好家园”主题展,将通过镜头语言的深度解读与细腻呈现,进一步强化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共生以及自然共融的核心价值理念,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提升人们对共同家园的珍视与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个人展参展摄影师:谭国球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中山大学EMBA。多年的大学学习,不仅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更点燃了我对摄影艺术的无限热爱。八十年代的学生时期,限于经济条件,很多时候,只能使用临期处理的电影胶片来捕捉生活中的瞬间,并亲手冲晒胶卷、照片。但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我对光影世界的执着探索与追求。大学毕业后,摄影虽一度只是我生活的点缀,但那份热爱却从未熄灭。直至2006年,我重拾旧爱,再将摄影作为生活中的主旋律,用镜头舒展风采,凭视觉拼色人生。
十余载光阴,我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还热衷于组织户外摄影活动,与志同道合者共享摄影的乐趣。2011年,我创立了“千梦活动网”及“广州休闲摄影俱乐部”。前者作为摄影外拍活动的发布与组织平台,在2012至2014年间迎来了鼎盛时期,年均策划并实施超过百场摄影盛宴。并成功举办两届“聚美千梦-摄影模特大赛”,为摄影爱好者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
对我而言,摄影始终是一种生活的色彩,而非谋生或追逐名利的工具。因此,我鲜少参与各类影赛或影展。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一些随性而投的作品,也曾在当地某些影展及国际影赛中斩获殊荣,成为我摄影生涯中的意外之喜。
近期,我正着手在居住的小区筹办以《我们小区很多鸟》为主题的影展,旨在通过镜头下的鸟儿,向居民普及鸟类知识,唤起大家对小区生态、自然生命的关爱与保护意识。同时,我的两本摄影专辑《海韵》与《悟》,也正紧锣密鼓地选稿与编辑中,期待不久的将来能与大家见面。
此外,我还有幸担任国际摄影协会(广州国际摄影协会)副秘书长一职。该协会在香港与广州双注册,全国范围内拥有二十余个分会,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摄影交流平台。同时,我也是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和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这些身份不仅是对我摄影技艺的认可,更是激励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个人展参展作品赏析
《勾画蓝图》
《黄昏之恋》
《金色日月贝》
《浅滩捞蚬》
《相思》
《渔港腾龙》
《整“妆”待发》
本刊评论
谭国球:镜头里的万象之美
摄影师谭国球的作品题材广泛而丰富,涵盖了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以及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景观等诸多领域。他善于根据不同拍摄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光影构图、色彩搭配等专业拍摄技巧,让每一幅画面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捕捉大自然的神奇瞬间,还是记录城市建筑的几何美感,亦或是展现不同地域的人文特色,他的作品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生动地展现出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无限可能。
在拍摄海上运动场景时,谭国球选取了开阔的视角,将蓝天、大海、拖拽伞与快艇都纳入画面,利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感,让拖拽伞的色彩与大海的蓝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捕捉快艇划出的白色水痕,为画面增添了动感,清晰呈现出海上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面对雕塑与落日的场景,谭国球巧妙运用逆光拍摄。将太阳置于雕塑后方,让雕塑形成黑色剪影,太阳的光芒透过雕塑间的缝隙,形成星芒效果,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同时,背景暖黄的天空与前景的剪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且富有诗意的氛围,凸显出雕塑的形态与神韵。
拍摄夜景建筑时,谭国球对光线的把控十分出色。他选择在夜晚华灯初上的时刻,利用建筑自身的灯光,勾勒出建筑独特的外形。同时,采用长时间曝光,让天空的深蓝色与建筑的暖黄色灯光完美融合,地面的人物剪影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展现出建筑在夜色中的璀璨与大气。
对于海边劳作场景,谭国球捕捉到了黄金时刻的光影。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与人物身上,形成温暖的色调。他运用侧光,清晰展现出人物的轮廓与劳作的姿态,海面的波光粼粼也因光线变得更加细腻,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与自然的美感。
在人物肖像拍摄中,谭国球采用了简洁的背景与柔和的光线。利用室内的微光,突出人物的神态与服饰细节,背景的虚化处理,让观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人物身上,展现出人物的温婉与优雅。
拍摄航拍场景时,谭国球借助无人机,从高空俯瞰,将海面的渔船、岛屿与海岸线完整呈现。他巧妙利用色彩对比,海水的蓝与船只、岛屿的色彩相互映衬,展现出大海的辽阔与渔业的繁荣,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拍摄船舶特写时,谭国球选取了低角度的仰拍视角。这样的视角让船舶显得更加高大、雄伟,船舶的色彩与纹理也被清晰捕捉,背景的船坞环境也为画面增添了工业气息,凸显出船舶的力量感与质感。
谭国球凭借对不同场景、不同拍摄技巧的娴熟运用,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建筑之美等,都生动地呈现在观者眼前,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世界的多样与精彩。
本刊编辑: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