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萍——金奖作品赏析丨九州摄影第八届|2025手机摄影大赛



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已不再是专业设备的“专属游戏”。近年来,更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手机摄影作品,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生百态、大美河山、中国形象,再次印证了摄影艺术吹响时代号角、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九州摄影手机摄影大赛通过连续七届的深耕,在推动全民摄影文化、技术创新探索及社会价值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吸引了职业摄影师、学生、职场人、退休长者等不同年龄和背景的群体,展现手机摄影的包容性与大众化魅力,部分作品被九州艺术馆收藏,成为时代记忆的视觉档案。
七届大赛的积累,不仅让手机摄影成为普通人表达自我、记录时代的重要工具,更重塑了公众对摄影艺术的认知——技术门槛的降低并未削弱艺术高度,反而让“美”真正回归生活本质。手机摄影的便捷性和即时性,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我们希望通过大赛激发大众对美的感知力,传递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视角。2025第八届九州摄影手机摄影大赛的升级,正是基于这一成功基因的延续与突破。
本届大赛以“光影随行·触手可及的美”为主题,面向全球手机摄影爱好者征集优秀作品,旨在挖掘移动影像的无限可能,展现新时代下普通人用手机镜头记录生活的艺术创造力。
为了充分发挥摄影真实性、直观性、便捷性、普及性、传播性、创新性和审美性七大文化特性,更好地推动手机摄影艺术发展,提高手机摄影创作水平,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全民审美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九州摄影大赛,诚挚邀请您拿起手机,按下快门,让瞬间成为永恒!赛期待您的匠心之作。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第八届九州摄影手机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金 奖---
摄影师:熊萍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兴趣岛手机摄影年度会员班会员
2024年5月,指尖在屏幕偶然一触,我与兴趣岛摄影课堂撞个满怀。彼时我还是对光圈快门一窍不通的摄影小白,从零基础小白营的光影启蒙,到进阶班解锁构图密码,再到大师班深耕镜头语言,最后在短视频课程里学会让静态画面流动成故事——一步步进阶,这一切都像是循着光,慢慢走进了摄影的星辰大海。
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总要在武汉的街巷与湖畔落地生根。我带着相机走过东湖的晨雾,定格过武汉大学,汉阳造的光影,也在咸安坊的青砖黛瓦间捕捉人文温度,从风光到人像,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与世界的温柔对话。
三次获得武汉分会手机摄影大赛的奖项,银奖的荣光、铜奖的沉淀,还有优秀作品奖里藏着的小遗憾,都是成长的注脚。投稿《九州摄影》华人优秀摄影师电子周刊时,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印在电子页面上,更懂了镜头的意义——它不只是记录简单的市井生活、人像倩影,风光美景,更是把心底对生活的热忱,藏进每一格光影里。
《朝霞下的亲子剪影》作者:熊萍
获奖评语:
这幅作品是一场关于亲情的视觉礼赞。晨曦的天空如绚烂的画布,家人的剪影在江畔形成充满温情的构图。人物的姿态传递出亲子间的亲密与依赖,远处的城市建筑与江面的光影共同构成了生活的背景板。暖调的光影让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的氛围,将家庭的幸福与城市的壮美巧妙融合,生动记录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瞬间,尽显人文摄影的情感穿透力。
本刊编辑:蓉蓉
作品赏析
《篮中喜悦》
《窗边的渴望》
《独阶》
《风驰骑手》
《江汉关下的镜像》
《雨中的等待》
《甜筒下的童梦》
本刊评论:
光影里的人间万象:生活质感与情感温度的多维呈现
摄影是对生活的细腻凝视,以光影为媒介,将市井的烟火、家庭的温情、孩童的纯真与城市的脉动一一定格。这组作品如同多棱镜,折射出人间万象的丰富质感,每一幅都饱含着对生活的深情与对瞬间的敏锐捕捉。
第一幅市井图景,是一曲关于烟火生活的质朴咏叹。画面中,人物与竹篮、鸡蛋的互动充满生活气息,服饰的纹理、竹篮的编织细节在光影下清晰可辨。背景的市井环境虽朦胧却富有层次,营造出浓郁的烟火氛围,仿佛能让人闻到集市的喧闹与食物的香气,尽显纪实摄影对平凡生活的尊重与提炼,传递出市井生活的真实质感与温暖底色。
第二幅黑白人像,是一则关于童真好奇的视觉寓言。孩童的姿态与神情在光影的刻画下充满感染力,手部的细节、衣物的纹理与光影的明暗对比,让画面极具视觉张力。黑白的影调过滤掉色彩的干扰,将孩童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放大,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纯粹的童真力量,展现出肖像摄影“以形写神”的独特魅力。
第三幅黑白场景,是一篇关于成长探索的视觉散文。孩童在自动扶梯上的身影,在黑白光影与几何线条的衬托下,充满了孤独却又勇敢的探索感。画面的构图极具形式感,扶梯的线条引导着观者的视线,孩童的姿态传递出成长中的未知与勇气,黑白影调为画面注入了一丝哲思,尽显街头摄影对城市生活瞬间的诗意捕捉。
第四幅城市快照,是一幅关于城市律动的视觉速写。外卖员的黄色身影在灰色的城市空间中格外醒目,形成强烈的视觉焦点。高视角的构图与简洁的背景,让人物的动态与城市的肌理清晰呈现,传递出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与劳动者的活力,展现出街头摄影对城市脉搏的精准把握。
第五幅城市景观,是一幅关于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视觉画卷。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观光巴士、共享单车在画面中碰撞,水面的倒影让建筑的美感倍增。光影的明亮感让建筑的细节与城市的活力尽显,传递出城市发展中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展现出城市摄影对空间叙事的出色能力。
第六幅雨天场景,是一幕关于城市情绪的视觉短剧。雨天的湿润质感、人物的姿态与雨伞的细节在光影中细腻可辨,画面的构图如同一扇窗框,将城市的雨天情绪框入其中。冷调的光影让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的氛围,传递出城市生活中偶然的诗意与情绪的微妙,尽显街头摄影对日常瞬间的艺术化提炼。
第七幅人像作品,是一则关于童真欢愉的视觉日记。孩童与冰淇淋的互动充满生活的甜意,服饰的纹理与冰淇淋的质感在光影下层次分明。暗调的背景让孩童成为视觉焦点,传递出童真的纯粹与生活的小确幸,展现出人像摄影对情感瞬间的生动记录。这组作品,或聚焦市井烟火,或捕捉家庭温情,或刻画童真世界,或记录城市脉动,皆以光影为笔,在生活的不同维度里尽情挥洒。它们让我们在光影的流转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质感、情感的真挚温度与城市的多元面貌,是摄影艺术对人间万象最动人的视觉诠释,更是对“生活即艺术”的完美印证。
本刊编辑: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