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陈宛晴——金奖作品赏析丨第八届"2025魅力中国"摄影大赛

陈宛晴——金奖作品赏析丨第八届"2025魅力中国"摄影大赛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8-29
浏览量: 54

image.png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铸就文艺高峰。

为了充分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九州摄影第八届"2025魅力中国"摄影大赛火热开启!经过多年沉淀,“魅力中国”大赛已发展到第八届,以摄影为媒,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之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以九州为介,书写时代筋骨,引领文艺创新,凝聚奋进力量,展现自豪、坚韧、团结的中国力量;并成为兼具专业性与大众参与度的影像档案库,我们期待通过镜头语言构建当代中国视觉志。

九州摄影致力于为摄影事业和摄影产业的发展、摄影人的成长、摄影文化的传播搭建平台、集聚资源,为造就更多摄影大师、铸就中国摄影艺术高峰摇旗呐喊、贡献专业力量!

第八届“2025魅力中国”摄影大赛以“时代切片”为主题,征集包含中华文明千年积淀精神内核,体现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描绘魅力中国画卷、记录中国人民伟大创造、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以美辅美,用专业的策展与宣传诠释佳作、传播中国之美;将以文会友,用广阔的平台助力摄影人走向世界、展现中国摄影人风采;将以图传思,用有时代筋骨、社会温度、丰富内涵的摄影佳作为时代放歌,为文化兴国立心、铸魂!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第八届"2025魅力中国"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金  奖----

image.png

摄影师:陈宛晴

高考后开始用相机记录旅途中的美好,到现在为止两年了。

我很喜欢拍风景,尤其是小花小草,近摄镜下的世界让我痴迷。

image.png

金奖获奖作品《新疆》

作者:陈宛晴作品说明:拍摄于独库公路百里画廊的观景台,两边是群山,点缀着葱郁的松树,乳白色的河流如牛奶一样弯弯绕绕流向远方。

获奖评语: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构成了画面的背景,山体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这些山峰高低错落,形成了优美的天际线。画面中央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河水泛着银白色的光泽,沿着自然地势曲折前行,这条河流为整个景观注入了生命力。河流两岸生长着茂密的针叶林,它们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湛蓝的天空占据了画面上方,朵朵白云如棉絮般轻盈地飘浮其中,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层次感和动感。整个画面构图开阔,色彩鲜明,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本刊编辑:张允允

作品赏析

 image.png

《雪山》

作品说明:拍摄于夏塔景区,白雪黑山绘成了一幅水墨画。

image.png

《港湾》

作品说明:拍摄于赛里木湖点将台。登上点将台俯瞰美丽的赛里木湖,湖边有游船的港湾,静候着画舫上的游客尽兴归来。

image.png

《赛里木湖的阴与晴》

 作品说明:点将台上俯瞰赛里木湖,阳光照耀下的赛里木湖是金色的,云彩遮住的部分是蓝色的,五彩斑斓,变化多端。

image.png

《哈萨克族的毡房》

作品说明:在那拉提空中草原骑马时,来到哈萨克族人的毡房参观。房顶非常有民族特色。

image.png

《新疆卡姆》

作品说明:在国际大巴扎看到的维族乐器——冬不拉、弹布尔、热瓦普、胡西塔尔、艾捷克和都塔尔。

image.png

《大自然的雕刻》

作品说明:近摄镜下的世界——雨后的雏菊,如艺术家雕刻出的作品,一丝丝纤维都是那么明显。

image.png

《黄点点,紫球球》

作品说明:拍摄于独库公路百里画廊,那里有一片花海,看上去就是,黄点点,紫球球,毛茸茸的很可爱。

image.png

《精灵》

作品说明:近摄镜下的世界——在小花上采蜜的小蜜蜂。本想拍一下喀纳斯景区路边的小野花,惊喜地发现有一只小蜜蜂落在花上,于是有了这一幅可爱的大自然的精灵图画。

image.png

《椰椰和LuLu》

作品说明:椰椰和LuLu——我和妈妈的旅行搭子,在赛里木湖的合影!

本刊评论:

透过镜头,触摸自然与人文的温度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更是摄影师内心世界的外显。这组作品涵盖自然风光、人文器物、微观生命等,从不同维度展现摄影魅力,也折射出创作者对世界的观察与感悟。

自然风光类作品中,山川河流的呈现尤为动人。草原河流的画面,以开阔构图铺展天地,蓝天、白云、青山、绿草、溪流,层次分明又和谐交融,像一曲自然的交响乐,奏响辽阔与宁静。光影洒落,给大地晕染出明暗变化,凸显出空间的纵深感,让人仿若能踏入那片草场,听风声、水声、树叶沙沙声。雪山图景则是另一种震撼,黑白灰的色调交织,雪的洁白、岩的深褐、云的灰白,勾勒出山峰的冷峻与威严,光影在雪面流淌,刻画出山体的肌理,尽显大自然的雄浑与磅礴,传递出对天地造化的敬畏。湖泊景观,前者以多彩的水岸、碧蓝的湖水,搭配开阔的草原与远山,色彩明快而富有层次,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机;后者借天空、湖水、远山的色彩呼应,呈现出宁静悠远的意境,水天相接处,似有无尽思绪蔓延,让观者沉浸于这份静谧。

人文器物的拍摄,充满文化韵味。民族乐器,以特写聚焦,鲜艳的色彩、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被镜头捕捉。它们悬挂的姿态,营造出一种热闹的集市或手工作坊氛围,传递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能听见那些乐器演奏出的民族旋律,是对人文传承的生动记录。蒙古包内饰,则以独特视角展现传统建筑的内部美学,色彩斑斓的装饰、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从穹顶辐射开来,流苏摇曳,似在诉说游牧民族的生活故事,让观者触摸到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微观世界的捕捉,尽显摄影的细腻与奇妙。雏菊的特写,将花瓣的纹理、露珠的晶莹、花蕊的细节,清晰呈现,以小见大,在黑色背景衬托下,花朵的纯净与美好被无限放大,仿佛时间都为这朵小花静止,展现出生命的精致。紫色球状花朵,在绿色草场与黄色小花的映衬中,以浅景深突出主体,花朵的形态、色彩,传递出自然生命的蓬勃;食蚜蝇与小花,定格瞬间动态,昆虫的姿态、花朵的娇柔,在微观镜头下,构成一幅生动的生态小品,诠释着生命间的微妙关联,让观者留意到常被忽略的微小美好。

总体而言,这些作品展现了摄影的多元表达,摄影师陈宛晴用镜头丈量世界,让观者透过画面,感受自然的壮美、人文的厚重、生命的奇妙,这正是摄影艺术传递情感、引发共鸣的力量所在,也激励着我们去发现更多镜头后的精彩。

本刊编辑:张允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