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彪——特等奖作品赏析丨“凝视·薪火·万象”2025全球民俗摄影大赛



以“凝视·薪火·万象”为主题的2025全球民俗摄影大赛现已正式启幕,诚挚邀请全球摄影师、影像文化工作者及相关机构踊跃参与。本次大赛旨在通过镜头捕捉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展现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借助影像这一无声却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搭建起连接人类共通情感与记忆的桥梁,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贡献一份独特的视觉档案。颁奖典礼将于8月8日在中国北京酷车小镇的“和·艺术馆”隆重举行。
主题深意:三重维度聚焦人类文化根脉
大赛主题“凝视·薪火·万象”蕴含着对民俗文化记录与传承的深刻思考。我们鼓励参赛者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通过独特的构图、光影运用和色彩搭配,展现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时代价值。
“凝视”:呼唤摄影师以专注、尊重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目光,深入观察日常生活的肌理,捕捉那些稍纵即逝却饱含深意的民俗瞬间、仪式细节与情感流露。
“薪火”:象征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大赛鼓励作品展现民俗如何在代际之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中,如不灭之火种般延续其生命力,体现守护与创新的双重力量。
“万象”:旨在呈现民俗文化令人惊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无论是高原之上庄严的祈福仪式,还是雨林深处古老部落的庆典歌舞;无论是都市街巷里传承的手艺活计,还是乡村田野间回荡的劳作号子,都在期待镜头的发掘与定格。
深远意义:用影像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库”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珍贵的民俗传统正面临消逝的风险。“凝视·薪火·万象”2025全球民俗摄影大赛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竞技,更是全球摄影人参与守护时代文化记忆的集体使命。通过镜头的汇聚,我们致力于:
构建无界影像库:打造最具包容性与代表性的全球民俗影像资源库,为研究、教育、传播提供宝贵素材。
唤醒保护意识:以直观、震撼的影像力量,唤起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迫性的关注与行动。
促进文明互鉴:展现人类文化的绚烂图谱,消弭隔阂,增进不同民族、国家人民之间的理解、尊重与欣赏。
赋能传承新生:记录传统在当代语境下的适应与创新,为古老智慧注入面向未来的活力。
凝住时光,传递薪火,共映万象
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手握相机或手机的记录者,无论身处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能成为人类文化故事的讲述者。请将您充满洞察力与温度的镜头,对准那些承载着历史温度、民族智慧与生活美学的民俗现场,参与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事,用影像守护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壮丽万象,即刻行动,让瞬间成为永恒!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凝视·薪火·万象”2025全球民俗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特等奖----
摄影师:董振彪
董振彪,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小爱好摄影,从1975年开始涉足业余摄影。作品《屹立》《希望的田野》《国之重器》《满月》等获得参赛奖项。
特等奖获奖作品《亚裔文化巡游结束后中国舞龙途经美国新闻集团》 作者:董振彪
本刊评论:
当东方龙影邂逅都市建筑
这幅摄影作品,巧妙捕捉了东方文化符号与现代都市建筑碰撞的瞬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生动注脚。
画面以“News Corporation”大楼为背景,规整的现代建筑线条,与灵动的舞龙形成强烈视觉反差。舞龙者们身着红衣,在金属护栏划分的空间里,舞动色彩艳丽的长龙,打破了建筑带来的冰冷秩序。龙身的红、黄、绿与建筑的灰白、玻璃的通透交织,传统民俗的热烈,在都市语境中焕发出新活力,恰似一场文化基因的跨时空对话。
构图上,长龙横贯画面,串联起人物与建筑,让分散的元素有了叙事关联。建筑的庄重、舞龙的活泼,共同构建出“传统走入现代”的场景,传递出文化传承与都市生活并置的奇妙张力。照片不仅记录了民俗活动,更以小见大,折射出多元文化在都市空间共生的包容与活力,让观者在熟悉的舞龙画面里,看见文化交融的崭新可能,感受传统民俗在现代土壤里蓬勃的生命力。
本刊编辑: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