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兵——参展作品赏析 | 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



以“突破界限,智见未来”为主题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在9月平遥古城拉开序幕。倡导全球摄影人“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技术、深邃的思考,回应时代的变革,探索影像的无限可能”,现面向全球摄影师、策展人、机构团体征稿!
光影见证廿五载,平遥古城再启世界影像盛宴
廿五载的深耕与沉淀,铸就摄影艺术高地。创办于2001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从中国摄影界的一株新苗,茁壮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摄影艺术标杆。
廿五载的坚守与创新,大展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将古城风景、文化等独特的历史空间巧妙转化为充满叙事张力的天然展场,摄影艺术与古城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赋予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持续更新的文化活力。
廿五载风雨春秋,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万名摄影艺术家携37万幅作品参展,吸引了5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平遥观展,显著提升了平遥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平遥古城文化旅游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不仅推动了中国摄影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还促进了摄影文化的国际化进程。每一届大展都是一次对摄影艺术的深入探索和全方位展示,汇集了全球摄影家的智慧与才华。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交汇,激发出无数灵感的火花。
让中国摄影人更卓越·让中国摄影艺术更繁荣
作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长期合作方,九州摄影始终以“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为宗旨,以展示中国摄影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共筑文化强国为己任,为摄影师成长成才全方位策划包装、全球宣介推广;为摄影作品诠释、策展精益求精,拓宽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同步实现路径;为中国摄影走向国际摄影舞台、树立中国摄影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精神不遗余力。相信九州摄影的匠心精神、丰富资源、专业品质等定能为摄影人圆梦、摄影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开幕式现场。
2023年展览:组织策展大理国际影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丽水国际摄影节的九州百名摄影师联展,共组织2000余位摄影师,几万幅作品展出。独立主办首届“锦绣九州·魅力时代”国际摄影、书画大展,共组织300余位摄影师,3000余幅作品展出;独立承办的国际影展中国展区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与德国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共组织200余位摄影师,千余幅作品展出。
▲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开幕式现场。
2024年展览:组织策划北京第二届“锦绣九州·魅力时代”国际摄影、书画大展;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上海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美丽中国·美丽英国-黄河儿女》2024国际艺术展;九州新气象 时代新华章——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摄影、书画大展;中日韩海上国际邮轮摄影、书画展;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美好家园”主题展览;大黄山国际摄影大展;德国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哈尔滨国际冰雪季摄影大展等一系列大赛和影展,共组织5000余位摄影师,3万余幅作品展出。
2025年展览: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九州国际摄影大展;上海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BRTV金色时光 - 光影新视界》“空中摄影展厅”;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2025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摄影展区等,至6月已组织的一系列大赛和影展,共展出近3000位摄影师,3万余幅作品,辐射观众上千万人。
九州画廊:国际摄影家:尤斯曼、玛姬、曼雷、哈尔斯曼、扬·索德克及国内摄影家:吕厚民(拍摄江青拍毛主席拍照签名作品)、朱宪民、王玉文、王琛、吴健、李学亮、吴建斌、蔡元、王宁、沐青、东尼、黄昆、俞跃等国内外摄影家在九州画廊展出作品成功销售百余幅,且多幅作品被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组委会、德国哈雷姆勒艺术纸、德国自然环境摄影协会、fotografiska摄影博物馆、德国柏林Welter墙饰公司、德国法兰克福P22室内设计公司、柏林Patrick城堡酒店等多家机构收藏。
金秋光影汇平遥,万千气象映九州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向过去的辉煌历程致以深深的敬意;展望未来,我们用光影为时代和人民描绘真实,用镜头为文化自信和自强谱写新篇章。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用当代摄影语言重新诠释传统美学的精髓,让古老的文明在镜头下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未来,九州摄影将继续发挥专业策展能力,担当摄影专业机构职责,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特设精品展区、独立展、联展等主题展区,为摄影人向全国乃至国际摄影艺术届汇报个人成果助力,期待着与各位摄影人、各业界同仁携起手来、共同期待、再创佳绩!期待着举九州摄影之全力助摄影人走向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期待着聚全体摄影人智慧和力量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再开新篇!
参展摄影师:蔡兵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东莞农行摄影协会荣誉副会长
《深圳商报》签约摄影师
三十余载以光影为墨,绘就生活与自然之绚丽画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蔡兵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自此以镜头为笔,行走于光影交错的天地间,探寻平凡中的永恒艺术。于他而言,摄影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心灵与世界深刻对话的桥梁。从云南红土地的绚烂多彩,到坝上草原的广袤无垠;从晨曦初照下的渔舟唱晚,到暮色四合中的大地斑斓,蔡兵以谦逊之心,捕捉每一瞬间的诗意与远方。
其作品,以风光摄影为骨,人文纪实与艺术创作为翼,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坝上风光》《故乡的原风景》《岩畔曦绸》《渔舟唱晚映三沙》等代表作品皆是蔡兵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情赞歌,亦是他艺术追求与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作品频现于《中国城乡金融报》《金融文学》《旅游与摄影》等专业期刊,且在各摄影赛事中屡获殊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蔡兵不仅是摄影艺术的实践者,更是其推动者。2013年,他发起成立东莞农行摄影协会,期间他倾心策划数拾场摄影讲座,诚邀蔡焕松、李涛、易志勤等摄影名家共襄盛举,分享创作心得,引领会员采风,用镜头捕捉岭南大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变迁。他主导的东莞农行“农情视界”摄影大赛及作品集编纂,更是为摄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2024年,蔡兵率团队征战第九届“我心中那片海”霞浦国际摄影比赛,以镜为笔,传递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其团队作品备受瞩目并获殊荣。
2025年,作品《川西圣地》荣获北京电视台《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栏目“空中摄影展厅”自然风光组金奖。再次证明了他在摄影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远影响。2025年入展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并获得金狮奖。
PING YAO参展作品赏析
《青湖碧峦映翠屏》
《布拉格幻韵:老城广场的时光绮梦》
《寂野独树:时光的凝思点》
《裂垣绘梦:历史的残章与新生》
《岭间梦痕:时光镌刻的蜿途》
《泸湖浩渺,山川壮吟》
《青山秀水田园歌》
《云绕仙山》
《石墙光影:风笛声中的岁月沉吟》
《母女情深》
PING YAO本刊评论
镜头里的多元世界
这组涵盖人文、风光、街头等题材的摄影作品,以丰富视角勾勒世界的多元面貌,每一幅都藏着独特的视觉叙事,带我们触摸不同场景的温度与质感。
人文纪实类作品中,工厂里的温馨瞬间尤为动人。缝纫机旁,孩子手持烤串的俏皮神态,与专注做工的成人形成生活切片。画面以暖色调为主,机器、物件的繁杂背景,反衬出人物间的情感交流,捕捉到打工场景里亲情的珍贵,展现人文摄影“以小见大”的力量,让平凡日常闪耀温情光芒。
风光摄影作品构建起壮阔与诗意的双重空间。白盆珠水库的航拍,以宏大视角铺展山水画卷,湖水的蓝绿渐变、岛屿的星罗棋布,搭配远处山峦,尽显自然的雄浑秩序;山间湖泊则多了几分细腻,村落、梯田嵌入山水,光影雕琢出植被的层次,呈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这些风光作品,借航拍优势展现地理肌理,用色彩与构图传递自然之美,让观者沉浸式感受大地的鬼斧神工。
街头摄影聚焦文化符号,身着苏格兰传统服饰的风笛手,在建筑墙影间成为文化标识。光影制造的长影,拉长了画面纵深感,地面的物件箱似在讲述街头艺人的故事,将地域文化与街头生态融合,展现摄影记录文化、定格瞬间的功能,让路过的风景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城市全景以布拉格广场为蓝本,红顶建筑环绕的开阔空间,人群点缀出生活气息,教堂尖塔成为视觉锚点。画面用广角呈现城市格局,色彩统一中见建筑细节,传递出中欧古城的历史厚重与活力,诠释风光摄影里城市景观的独特魅力——既是地理坐标,也是文化容器。
极简风光另辟蹊径,孤树、平滩、远海,用简洁元素营造空灵意境。低视角拍摄强化地面延伸感,蓝天与海的浅灰过渡,赋予画面禅意,展现摄影减法的艺术,让观者在简洁中感受自然的宁静力量,体会“少即是多”的美学哲思。
柏林墙涂鸦是城市记忆的鲜活注脚,色彩斑斓的画作、路过的行人,将历史遗迹转化为公共艺术场域。摄影捕捉到墙与现代生活的碰撞,用纪实手法留存城市伤疤与重生的印记,体现人文摄影对历史、社会议题的关注,让画面承载记忆与思考。
盘龙古道借航拍展现人类工程与自然地貌的对话,蜿蜒公路如丝带穿梭山壑,土黄山体与蓝天对比,凸显道路的险峻与壮美。作品以线条、色彩展现风光的雄浑,也记录人类探索自然的痕迹,是风光与人文融合的范例,见证自然伟力与人类智慧的交织。
泸沽湖全景用宽幅展现高原湖泊的静谧,湖水蓝与山林绿呼应,岛屿如明珠散落。画面层次分明,从近树到远山,传递出空间纵深感,将自然的宁静与辽阔具象化,让观者沉浸式感受高原湖泊的纯粹之美,诠释风光摄影治愈心灵、传递美好的价值。
梵净山以云雾为笔,绘出山峰的仙韵,栈道、庙宇点缀山体,展现自然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生。航拍视角捕捉到山的巍峨与云雾的灵动,将宗教圣地的神秘与自然奇观融合,传递出风光摄影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境,也让人文景观在自然怀抱中更显厚重。
这组作品跨越题材与地域,用镜头挖掘生活、自然、文化的多元魅力。从人文温情到自然壮阔,从街头切片到城市全景,展现摄影作为“世界观察者”的角色——记录瞬间、传递情感、留存记忆、引发思考。它们提醒我们,摄影不只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世界的凝视与解读,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与世界对话的珍贵时刻,而这些作品,正是对话后的精彩答卷,让我们看到摄影连接人与世界、过去与现在的无限可能。
本刊编辑: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