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石禹箐阳——参展作品赏析 | 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

石禹箐阳——参展作品赏析 | 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7-31
浏览量: 78

image.png

以“突破界限,智见未来”为主题2025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在9月平遥古城拉开序幕。倡导全球摄影人“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技术、深邃的思考,回应时代的变革,探索影像的无限可能”,现面向全球摄影师、策展人、机构团体征稿!

光影见证廿五载,平遥古城再启世界影像盛宴

廿五载的深耕与沉淀,铸就摄影艺术高地。创办于2001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从中国摄影界的一株新苗,茁壮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摄影艺术标杆。

廿五载的坚守与创新,大展始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将古城风景、文化等独特的历史空间巧妙转化为充满叙事张力的天然展场,摄影艺术与古城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赋予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地持续更新的文化活力。

廿五载风雨春秋,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万名摄影艺术家携37万幅作品参展,吸引了5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平遥观展,显著提升了平遥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平遥古城文化旅游领域的一张闪亮名片,不仅推动了中国摄影艺术的交流与传播,还促进了摄影文化的国际化进程。每一届大展都是一次对摄影艺术的深入探索和全方位展示,汇集了全球摄影家的智慧与才华。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交汇,激发出无数灵感的火花。

让中国摄影人更卓越·让中国摄影艺术更繁荣

作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长期合作方,九州摄影始终以“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为宗旨,以展示中国摄影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共筑文化强国为己任,为摄影师成长成才全方位策划包装、全球宣介推广;为摄影作品诠释、策展精益求精,拓宽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同步实现路径;为中国摄影走向国际摄影舞台、树立中国摄影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精神不遗余力。相信九州摄影的匠心精神、丰富资源、专业品质等定能为摄影人圆梦、摄影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image.png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开幕式现场。

2023年展览:组织策展大理国际影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丽水国际摄影节的九州百名摄影师联展,共组织2000余位摄影师,几万幅作品展出。独立主办首届“锦绣九州·魅力时代”国际摄影、书画大展,共组织300余位摄影师,3000余幅作品展出;独立承办的国际影展中国展区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与德国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共组织200余位摄影师,千余幅作品展出。

image.png

image.png


▲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开幕式现场。

2024年展览:组织策划北京第二届“锦绣九州·魅力时代”国际摄影、书画大展;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上海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美丽中国·美丽英国-黄河儿女》2024国际艺术展;九州新气象 时代新华章——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摄影、书画大展;中日韩海上国际邮轮摄影、书画展;2024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2024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美好家园”主题展览;大黄山国际摄影大展;德国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哈尔滨国际冰雪季摄影大展等一系列大赛和影展,共组织5000余位摄影师,3万余幅作品展出。

2025年展览:哈尔滨冰雪季摄影大展;九州国际摄影大展;上海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BRTV金色时光 - 光影新视界》“空中摄影展厅”;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2025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摄影展区等,至6月已组织的一系列大赛和影展,共展出近3000位摄影师,3万余幅作品,辐射观众上千万人。

九州画廊:国际摄影家:尤斯曼、玛姬、曼雷、哈尔斯曼、扬·索德克及国内摄影家:吕厚民(拍摄江青拍毛主席拍照签名作品)、朱宪民、王玉文、王琛、吴健、李学亮、吴建斌、蔡元、王宁、沐青、东尼、黄昆、俞跃等国内外摄影家在九州画廊展出作品成功销售百余幅,且多幅作品被汉堡国际视觉影像博览会组委会、德国哈雷姆勒艺术纸、德国自然环境摄影协会、fotografiska摄影博物馆、德国柏林Welter墙饰公司、德国法兰克福P22室内设计公司、柏林Patrick城堡酒店等多家机构收藏。

金秋光影汇平遥,万千气象映九州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向过去的辉煌历程致以深深的敬意;展望未来,我们用光影为时代和人民描绘真实,用镜头为文化自信和自强谱写新篇章。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用当代摄影语言重新诠释传统美学的精髓,让古老的文明在镜头下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未来,九州摄影将继续发挥专业策展能力,担当摄影专业机构职责,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特设精品展区、独立展、联展等主题展区,为摄影人向全国乃至国际摄影艺术届汇报个人成果助力,期待着与各位摄影人、各业界同仁携起手来、共同期待、再创佳绩!期待着举九州摄影之全力助摄影人走向国际舞台大放异彩!期待着聚全体摄影人智慧和力量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再开新篇!

image.png

参展摄影师:石禹箐阳

image.png

目前担任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产品设计系专任教师、并于数字媒体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摄影系讲授专业课,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曾参与第四届全国设计类专业一流课程暨青年教师教学学术活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人才系列培训、“设计的民主:人工智能艺术教育的观念与路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影视教育年会会议”、获得联合国环境保护、绿色经济、MOMA现代艺术与理念等证书。

本硕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本科公共艺术,硕士产品设计;在校期间获得新生奖学金与综合奖学金,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一项,作为成员参与多个省级课题。参与安踏、美国居家医疗学院学术主持等多个艺术设计类工坊与学术工坊。作品《智能厨房》为外观专利。《日出日落》《乐龄只能陪伴机器人》《鸟撞议题无人机设计》多次展出与获奖。《平衡车设计》《雨伞除湿器》《绿色垃圾桶设计》刊登省级艺术类杂志等。

PING YAO参展作品赏析

image.png

《雪冠朝晖》

image.png

《富士山》

image.png

《圣约瑟夫大教堂》

image.png

《驻山见屋》

PING YAO本刊评论

在时空与光影中漫步

摄影不仅是捕捉光影的艺术,更是定格情感与思想的媒介。在这组涵盖自然风景、人文建筑、信仰空间与生活视角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石禹箐阳用敏锐的观察与细腻的表达,将世界之美娓娓道来。无论是富士山的孤高肃穆、哥特式教堂的圣洁宏丽,还是田野远眺的温柔凝视,每一帧画面都蕴含着视觉的诗意与心灵的叩问。

第一张作品展现的是朝阳映照下的富士山景致。摄影师石禹箐阳巧妙地捕捉了日出时分的瞬息变化,半遮的雪顶在金色与深蓝交织的云层下若隐若现,光影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湖面平静,仿佛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山的沉默。山的轮廓与天际线相接,给予观者一种恢弘与宁静共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幅同样取景自富士山,却是在阳光充沛的日间拍摄,蓝天与翻卷的云海为雪峰增添了神圣庄严的氛围。与前一幅相比,此作更加强调山体本身的纹理与质感,层叠的岩脊、雪线的走势清晰可辨。前景中城市屋顶星罗棋布,暗示着人类文明在自然伟力下的谦卑与共处。这种天地对话的构图方式,令人联想到日本美学中“幽玄”与“侘寂”的精神内核。

第三幅作品带我们进入西方教堂的内部空间。画面中,哥特式建筑的垂直线条将视线引向高耸的穹顶与繁复的花窗玻璃,营造出一种向上仰望的宗教性视觉引导。金色祭坛雕刻精细,圣像庄严,人物被安排在画面下方暗部,形成神圣与世俗的明确界线。这是一种典型的空间神性营造策略,让观者在视觉审美中感受信仰的敬畏与庄重。

第四张照片转换为远方凝望的视角。画面中央,一位身穿浅色衣物、背着橘色背包的人坐在高处,望向山谷中星罗棋布的小屋。这一构图巧妙地运用了“观看者的观看”,增强了照片的叙事性。人像的背影不仅引导观众代入视角,也强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与疏离感。这是一种静态的诗意表达,唤起人们内心对自然栖居的想象。

整组作品在风格上统一却又多样。从大尺度的自然风光到细腻的人文纪实,摄影师石禹箐阳始终保持着对景观本质的尊重与深刻表达。色彩控制得当,冷暖对比在不同作品中均有精妙体现。例如富士山日暮的冷蓝与金黄、教堂内部的冷白与金红、田野绿意与人物暖色系服饰的互衬,皆展现出作者对色彩节奏的掌控能力。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这组照片在构图逻辑上的一致性:对称结构的稳定性、远近关系的明确层次、主角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共同构建了富有秩序感的视觉叙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组影像,更像是作者眼中世界的情感剪影,在平凡中显露崇高,于宏大中蕴含温柔。

总体而言,这是一组融合了自然与文化、光影与情感的出色摄影作品。它们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技巧炫技,而是在“看见”中凝练“感知”,在“记录”中传递“思考”。从画面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本身,更是一个摄影师温和而坚定的眼光——始终注视着这个世界的美、静、人与光。

本刊编辑:张允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