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冯明安——参展作品赏析 | 第三季 《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收官摄影展

冯明安——参展作品赏析 | 第三季 《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收官摄影展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7-28
浏览量: 86

image.png

第三季 《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收官摄影展征稿啦!

BRTV《金色时光-光影新视界》在成功举办两季并收获广泛赞誉之后,第三季现已迎来收官的重要时刻。

作为本季活动的压轴盛典,即日起正式向国内外摄影师发出诚挚邀请,公开征集优秀摄影作品。本次展览旨在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光影舞台,用镜头语言共同绘制属于时代的精神图谱与时代记忆。

 image.png

参展摄影师:冯明安

image.png

冯明安,浙江湖州人,自由摄影师。光影间的江南吟者,宛如隐匿于尘世的光影诗人,用镜头谱写着生活的诗篇;以独特思维捕捉生活精彩。

至今已有六十余幅作品被图虫网编辑部郑重推荐为优秀作品。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好评。

在光影的世界里,传播着江南的故事,家乡的记忆,推动着摄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参与组织行摄之旅、家乡情、湖州登山队、舞台表演等活动的拍摄。“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家乡的年味”等摄影征集中,多幅作品获奖。

在光影的长河中,是一位执着的追梦者。于纷繁中寻宁静,在万变里抓永恒。明白摄影不只是按下快门,更是心灵表达。用独特视角观察世界,无声画面传递情感。

 参展作品赏析

image.png

《古村新貎》

image.png

《古村新貎》

image.png

《水乡墨韵》

image.png

《围炉煮茶》

image.png

《老手艺》

image.png

《祈福》

image.png

《南浔新地标》

 本刊评论

乡土与今象:镜头下的江南新纪实

组摄影作品以一种温润而富有层次的叙述方式,呈现出从自然山水到水乡古镇,从民俗生活到现代建筑的多样面貌,构建了一幅江南大地人与景、古与今交织共生的视觉长卷。摄影师冯明安在光影之间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桥,不仅展现出极强的摄影技巧,更蕴含了对生活、文化与时代的深切体悟。

首幅作品描绘了一片被群山环抱的村落,翠色欲滴的山峦层层叠叠,村庄如玉带缠绕其间,色调清新、构图沉稳。雾气轻笼的远山营造出空间的深远感,使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可远观”的理想山居图。这种山中生活的景象并不止于“美”,更蕴含着“生态、乡愁与重归自然”的当代表达。

接下来的两幅水乡影像将目光拉回到人文空间——一静一动,一远一近。一幅拍摄的是江南古镇典型的沿河民居,两岸屋舍对称而立,河水如镜,倒影斑斓,笔直的视角和微弱的暖调营造出一种时空凝固的宁静氛围;另一幅则捕捉到了阳光洒落水面的瞬间,光线穿越云层照亮白墙黑瓦,河面微波荡漾,红灯笼点缀其中,仿佛是水墨画中透出的一丝烟火味。这两幅作品展现了摄影师冯明安极强的审美把握与对江南传统美学的视觉再现。

而在描绘人物的作品中,摄影师冯明安转向生活肌理的捕捉。一位年轻女子正专注地煮茶,红衣白裙在光影中极具温度。画面构图紧凑,人物表情柔和,动作自然,背景中毛笔字条和绿竹隐现,使整个画面兼具文化氛围与生活气息,堪称“新国风”日常的生动写照。而另一位老匠人的特写,则将传统手工技艺之“力”与“匠心”凝固于画面之中。肌理清晰的双手、凝神敲击的动作与深沉背景形成强烈对比,赋予观者极强的情感冲击。

而那幅在梅花盛放下的祈福图,则带有一种仪式性与古风神韵。画中人物手作合十礼,立于石香炉前,仿佛穿越时空的守望者。粉红梅花在头顶怒放,与身后古典木构建筑交相辉映,使画面具备了极高的东方美学张力,也为整个组图加入了一丝精神性的深意。

最后,以一座现代化建筑的夜景作结,是对“江南既传统又当代”的最好注脚。球状建筑在湖面上熠熠生辉,灯光描绘出世界地图的形状,与水中倒影形成对话。这一幕不仅代表了城市化的成就,也将整组影像的时间感延伸至未来。摄影师冯明安通过冷调与对称结构的运用,使画面在科技感与静谧感之间取得了平衡。

整体来看,这组作品的最大亮点,在于它并未陷入对“古风”或“民俗”的单一描绘,而是通过多样的题材选择与审美风格,串联起当代中国在文化、生活与环境三个维度上的状态图谱。它既有山水的清新,也有市井的温度;既有工艺的沉稳,也有科技的跃动。正是这种横跨古今、融汇人文与自然的视角,让这组作品在艺术表达之外,更具现实关怀与文化价值。

本刊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