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热门影展>张雨泉荣获——2025年度中国摄影百花奖

张雨泉荣获——2025年度中国摄影百花奖

作者: 九州摄影
发布时间: 2025-05-29
浏览量: 79

image.png

摄影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世界的美好与变迁,传递着人类的情感与智慧。这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活动,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

为深入挖掘摄影人才,充分展现摄影风采,鼓励和表彰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在影像引领创作、凝聚力量、攀登摄影高峰、举荐摄影人才、创作精品力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专业摄影人;怀着赤诚之心,热爱摄影事业,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与多样风格,勾勒伟大祖国不断前进的清晰脉络,用影像的力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展现摄影艺术独特魅力的平凡摄影爱好者,树立了行业标杆,为摄影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摄影人,九州摄影特举办中国摄影“百花奖”评选活动,给广大摄影人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激励创作热情,展示摄影才华,搭建交流平台,充分运用摄影艺术形式,展现更多优秀作品,促进和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评选活动奖项分为多个类别,包括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创意摄影等,并将邀请中国顶尖摄影大师、专家学者、摄影界名人及行业协会领导组成评审团,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选出真正优秀的摄影师及摄影作品。

image.png

获奖摄影师:张雨泉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上海艺术摄影协会会员

《摄影与摄像》杂志社特约摄影

 我学习摄影,喜欢摄影,真正是从我退休时候开始的。10多年来,在不断的学习、拍摄过程中,自己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发现美好,找到感觉。在摄影实践中,我逐渐明白,摄影是一门艺术,它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实践。要学好摄影,只有勤奋,虚心向同行学习,别无捷径可走。自己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这些年我有幸参加了第21届、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深圳举办的“科蕾杯”摄影展,在西安举办的丝路影像博览会,2024年4月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俄中摄影艺术交流展。     

获奖作品赏析  

image.png

《大山里的家访》组图

image.png

《大山里的家访》组图

image.png

《大山里的家访》组图

作品点评: 这组作品中摄影师并未刻意安排姿态或目光,而是以抓拍的方式忠实记录人物当下的神情与状态。老人点火、煮水、谈笑、凝视,无不自然流露,这种“无干预”式拍摄恰恰构成了最具情感穿透力的表达。     

image.png

《烤火》

作品点评: 作品以自然光与火光的融合为主要照明手段,火焰的暖色与环境的暗调相互映衬,传递出浓烈的人情温度与岁月感。火光照亮了老者专注的面孔,影影绰绰地延伸出木墙与茅草的纹理,不仅烘托了氛围,也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纵深。    

image.png 

《我们爱旅游-1》

作品点评: 作品中人物身着的民族服饰在画面中占据重要地位。刺绣纹理的细节表现、靛蓝与大红的撞色搭配,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image.png  

《我们爱旅游-2》   

本刊评论  

火炉边的温情:民族人文的静谧叙述

在影像的艺术维度中,人文纪实摄影不仅承担着记录现实的功能,更在于传达文化的脉动与精神的温度。这组作品穿梭于不同民族生活场景,以火炉、炊烟、服饰、笑容为纽带,深刻诠释了民间生活中最朴素而有力的温情与信仰。作品整体构图扎实,色彩饱和自然,人物表现亲切动人,是一组兼具纪实性与艺术性的摄影佳作。

首先令人瞩目的,是摄影师张雨泉对“生活感”的高度还原。从高原藏族女性的厨房日常,到中东地区父女围炉取暖的场景,再到少数民族老妇人穿着绣有繁复花纹的传统服饰,笑坐门前谈天说地,这些镜头无不体现了摄影师张雨泉深入生活肌理、耐心观察和尊重他者文化的态度。在构图上,摄影师张雨泉多采用平视角度,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们不只是观照他者,而是在观看中完成一次文化的亲近。

色彩层面,民族服饰在画面中占据重要地位。摄影师张雨泉在不影响人物本体表达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这些色彩元素纳入画面主轴,使文化符号不仅成为美学表现的一部分,更成为叙事的核心。例如站立合影中的六位老人,她们服饰的绚烂与姿态的端庄,共同讲述了一段关于传统与坚守的无声语言。

此外,情绪的捕捉亦堪称精准。摄影师张雨泉并未刻意安排姿态或目光,而是以抓拍的方式忠实记录人物当下的神情与状态。老人点火、煮水、谈笑、凝视,无不自然流露,这种“无干预”式拍摄恰恰构成了最具情感穿透力的表达。在这些画面中,观众不仅看见了画面中的人,更仿佛听到了他们的话语、嗅到了木炭的烟味,感受到一种被时间沉淀过的真实生活。

纵观全组照片,摄影师张雨泉在纪实与抒情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题材虽来自日常琐碎,却不流于平凡;视觉虽不炫技,却以朴素的构图与真实的光线讲述出浓郁的人文故事。这种摄影方式,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一种对生活日常的敬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者温柔的凝视与记录。

综上所述,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多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更通过炉火、笑容、服饰等细腻细节,传达出跨越地域的共同人性:对家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坚持。摄影师张雨泉以镜头为笔,将人间烟火与文化符号娓娓道来,最终构建出一幅幅宁静而有力的时代生活图卷,值得在更多的艺术展览与出版物中传播与品读。

本刊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