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胜——斯里兰卡总理府展览作品赏析 || 2025年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5年是中斯建交68年,为进一步宣传中斯两国友谊,更好地推动中斯两国艺术文化交流互动,共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径,用影像见证和书写中斯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的国际责任,以“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为主题的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征稿现已正式启动,欢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踊跃报名。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本次大展主题为“镜头下的友谊: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美丽瞬间”,包含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的美好寓意,既要把中国推向世界,也要把国际先进摄影文化、优秀摄影作品引入中国,在双向交流中取短补长、各取所长。
此次大展不仅致力于推动国际摄影交流,同时也为中国摄影人提供了一个闪耀的摄影艺术展示舞台,是一个展示中国摄影人的底气、精神与理想的平台。本次大展鼓励摄影爱好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镜头宣传中国壮丽河山、历史征途、发展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力量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名者可通过创新手法,使其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
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协会之一。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主席罗梅什先生(Romesh de Silva)是斯里兰卡国家摄影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分会领导者,曾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他在黑白影像和胶片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摄影展映世界·九州助飞摄影
九州摄影整合国内外摄影资源、影会策展、画廊展、联合建设摄影基地、专业摄影培训、出版摄影集等,为在中国摄影界塑造摄影品牌、服务摄影人成长、共享摄影资源、推动摄影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九州摄影已连续两年在斯里兰卡举办中国斯里兰卡文化摄影展,百余名摄影师的上千幅作品在斯里兰卡巡回展出,推介的中国摄影家王宁作品被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永久收藏,得到斯里兰卡摄影家协会的高度肯定。现九州摄影诚挚邀请,德艺双馨的摄影人、胸怀国之大者,携文质兼美的个人创作、积极参加第三届斯里兰卡中国文化摄影展暨中国百名摄影家联展!
▲图为斯里兰卡总理府
参展摄影师:李国胜
作品《红墙魅景》荣获2024年度全国摄影大赛银奖;
《春天的故事》《金色的梦境》《靓丽人生》《异国情怀》四幅作品参展北京广播电视台《光影新视界》“空中摄影展厅”,《金色的梦境》喜获组委会铜奖。
本人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相机比较早,需要记录工作资料,后来渐渐地喜欢上了摄影,并加入了相关摄影协会,与影友们一起外出采风拍摄、交流、大家互相取长补短,摄影技术得到了提升,作品多次在摄影大赛中获得奖项。
退休后,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我经常背上心爱的相机,拍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等。同时,作品相继参加不少摄影比赛并取得了荣誉。
参展作品赏析
《秀美太湖-舟行其上》
《绿水青山之太湖风光》
《金色的梦境》
《异国情怀》
本刊评论
寻常之景与不凡之眼——湖光、人文与色彩的凝视
在这一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李国胜以细腻敏锐的视角,描绘了湖光帆影、春日田野、都市表情与异域风情,构建出一幅幅兼具自然韵味与人文温度的图像诗。无论是静谧的水面上轻泛的渔船,还是黄花深处款步而行的女子,每一帧画面都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审美自觉和叙事深度。
首先,两张湖面作品以清晰的构图和层次鲜明的色彩,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意境。传统帆船的队列在水平线上一字排开,与远山起伏相映成趣,仿佛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其间偶有飞鸟掠过,赋予画面生命感与节奏感。第二张快艇驶过的画面,则通过动静对比,表现出现代生活与自然生态的融合。水面被船速切开的涟漪,不仅打破了静态的格局,也象征着时间与力量的流动。
第三张作品是视觉上的亮点——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子撑伞走在油菜花田间,背景是层层叠叠的竹林,前景则以大面积虚焦的黄色点缀,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色彩在此成为情绪的语言,黄与绿的交融、光影的错落,使这幅作品兼具装饰性与诗意性,令人联想到民国旧梦与江南春信的意象。
第四张特写人像则引入完全不同的语境。画面中的女性以极具表现力的表情和手势与镜头互动,展现了现代女性自信、愉悦的一面。背景中的另一人影模糊而欢快,构成了对主角情绪的呼应。摄影师李国胜通过浅景深和光线控制,将观者的注意力聚焦在人物表情和动作上,形成一种生动的视觉冲击,也展现了街拍摄影中“抓住瞬间情绪”的核心魅力。
这一组作品的最大亮点,在于风格与题材的自然过渡:从写意到写实、从景观到人物、从传统到现代,既展现了摄影师李国胜在题材选择上的多元探索,也体现了对构图、光影、色彩和情感节奏的深刻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在技术层面上稳定而娴熟:无论是清晨湖面的柔光,还是棚拍人像的细节锐度,都显现出良好的曝光控制与后期处理能力。
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视觉叙事,那么这组作品便是一篇关于“日常中的美”的静谧散文。它不追求宏大叙事,也不沉溺于技巧炫技,而是以观察与感知为基点,让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感在同一个画面中和谐共处。正如法国摄影师布列松所说:“决定性的瞬间”,不在于多么戏剧性的事件,而在于何时你按下快门,何时世界刚好安静地呼应了你的内心。
在这个日益图像化的时代,我们也许更需要这样一类作品——它们不喧哗,却能唤起内心的共鸣;不急促,却能留驻流逝的时光;不浮夸,却有着穿越地域与文化的感染力。
本刊编辑:尚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