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玲——金奖作品赏析丨九州摄影第八届|2025手机摄影大赛



随着手机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已不再是专业设备的“专属游戏”。近年来,更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手机摄影作品,全方位地展现了人生百态、大美河山、中国形象,再次印证了摄影艺术吹响时代号角、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九州摄影手机摄影大赛通过连续七届的深耕,在推动全民摄影文化、技术创新探索及社会价值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吸引了职业摄影师、学生、职场人、退休长者等不同年龄和背景的群体,展现手机摄影的包容性与大众化魅力,部分作品被九州艺术馆收藏,成为时代记忆的视觉档案。
七届大赛的积累,不仅让手机摄影成为普通人表达自我、记录时代的重要工具,更重塑了公众对摄影艺术的认知——技术门槛的降低并未削弱艺术高度,反而让“美”真正回归生活本质。手机摄影的便捷性和即时性,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我们希望通过大赛激发大众对美的感知力,传递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视角。2025第八届九州摄影手机摄影大赛的升级,正是基于这一成功基因的延续与突破。
本届大赛以“光影随行·触手可及的美”为主题,面向全球手机摄影爱好者征集优秀作品,旨在挖掘移动影像的无限可能,展现新时代下普通人用手机镜头记录生活的艺术创造力。
为了充分发挥摄影真实性、直观性、便捷性、普及性、传播性、创新性和审美性七大文化特性,更好地推动手机摄影艺术发展,提高手机摄影创作水平,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提升全民审美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九州摄影大赛,诚挚邀请您拿起手机,按下快门,让瞬间成为永恒!赛期待您的匠心之作。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第八届九州摄影手机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金 奖---
摄影师:于永玲
2025全国手机摄影大赛金奖获得者于永玲简介:
国家级影像组织三重认证(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
河北省摄影艺术生态链核心构建者(省摄协优秀会员/唐山市摄协理事/唐山市老摄影家协会19分会会长/丰南区摄协副主席)
跨领域视觉文化传播者(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宣教分会理事/多平台签约摄影师)
重要荣誉里程碑:
2017 初绽锋芒
《功课、练功两不误》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友联谊会三等奖
《水墨张家界》《鬼手效应》河北金融系统第二届职工摄影展铜质收藏奖,记录优秀奖
2020 破界生长
《山村节日》第二十二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纪实类铜奖
2023 多维绽放
《龙飞凤舞》第五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创意航拍百家奖
《孝在行中》第25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艺术类铜奖
2024 国际对话
《百姓生活》香港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新闻纪实类铜奖
《祖国在我心中》第26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纪实优秀奖
2025 巅峰时刻
《永恒瞬间》2025全国手机摄影大赛金奖
《繁华变奏交响曲》香港第十五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精英奖
专业学术路线:
2018《蓝色畅想曲》《曲线协奏曲》《巧夺天工》三作品登载在《中国摄影报》
2018《赶山》刊登在《大众摄影》
2019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特约作品《悄悄话》。
2023《滑板上的小哥俩》获《中国摄影报》专题推介
2023《新能源阶梯》于《大众摄影》发表
2024年中国金融家杂志发表《凤凰飞进大学校园》。
学习强国、光明图片网等国家级平台多维度传播
从观景窗到触摸屏,变的是介质,不变的是凝视时代的温度,以手机镜头重释纪实美学,在金融系统的理性经纬与乡土中国的感性肌理间,构建数字时代的视觉人类学样本 。希望在之后的摄影之路上能带给大家更多美的享受。
《永恒瞬间》作者:于永玲
获奖评语:
一家三口在灯火辉煌的古镇中合影留念,背景灯光辉映,红灯笼点亮节日氛围。孩子的笑容、父母的相拥与城市光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祥和的现代年俗图卷。这不仅仅是节日的定格,更是爱的凝视与家庭的凝固瞬间。
本刊编辑:昭昭
作品赏析
《巧手姜农》
作品点评:
温室大棚里辛勤劳作的农人,他们一字排开,专注地播种作物。整洁的垄沟与弯腰的身影形成节奏感极强的画面秩序,线条感和透视关系引导观者的目光穿越整个画面深处。泥土的色泽、塑料棚的光影、人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共同呈现出中国农业最真实的基层图景,也唤起了对“谁知盘中餐”这一传统情怀的共鸣。
《婀娜多姿》
作品点评:
红色背景下,穿着戏服的表演者整齐地排布在舞台上,脸上的笑容与手中挥舞的扇子交相辉映,传递出节日的欢乐氛围。这不仅是一次妇女节的庆典,更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延续,是民族身份与时代记忆的融合。
《欢迎你到唐山来》
《聚精会神》
本刊评论:
生活的纹理:镜头中的温度与真实
在这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于永玲以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记录下城乡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动人的瞬间。这些照片无声地讲述着生活的节奏、劳动的艰辛与日常的温度,既有纪实的厚重,也不乏艺术的细腻。
摄影师于永玲关注到了城市生活中微小却富有人情味的场景。小吃摊前,身穿红围裙的店主正熟练地舀豆腐入碗,而顾客专注地低头付款。画面光线温暖,色彩对比和人物动作恰到好处地捕捉了市井中的烟火气,令人仿佛闻到了热腾腾的香气。这是一幅关于温暖与连接的肖像,细节之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令人动容的还有那个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小男孩,低头认真写作业。环境虽简陋,但孩子的专注神情却让画面充满希望与力量。这种以小见大的构图方式,让人深思教育的意义和城市边缘地带儿童的现实处境,是一次深具社会关怀的视觉表达。
整体来看,这组作品构图精准、光影运用得当,不追求刻意的戏剧化,而是在真实中捕捉美感,在平凡中赋予诗意。摄影师于永玲以饱含情感的视角,定格了人与土地、与文化、与家庭之间的种种联系,让观众在欣赏图像的同时,亦能感知生活的厚度与温度。
本刊编辑: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