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壮——金奖作品赏析丨“光影盛夏·定格美好”2025全国夏季摄影大赛



春夏日,如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肆意;如苏轼笔下“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的静谧;如王毂所说“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的炎热;如杜甫所说的“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的期盼……每个瞬间都值得用镜头镌刻成永恒的诗行,为此九州摄影特主办“光影盛夏·定格美好”全国夏季摄影大赛,以“发现夏日独特之美”为核心主题,面向专业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广发英雄帖,旨在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夏季的自然奇观、人文风情与生活意趣,打造今夏最具影响力的视觉文化盛宴。
初夏是季节最温柔的起笔,万物披着半透明的光晕生长。荷塘初绽的尖角被晨露压弯,涟漪搅碎倒映的流云;青杏在枝头悬起毛茸茸的绿影,枇杷果已透出蜜蜡般的金黄;林荫道筛落的光斑像跳动的琴键,蔷薇花墙轰然炸开粉白的焰火,连空气都沁着新麦与忍冬花的清甜;暮色里总飘着细雨的预言,蜻蜓翅尖挑起碎钻般的光斑;仿佛整个天地都是未显影的胶片,等待被第一声蝉鸣划破寂静。
盛夏则是造物主泼洒的浓墨重彩。阳光在正午凝成熔金,梧桐叶翻涌成翡翠的海浪,稻田翻卷着千重绿浪直抵天际线。雷雨来得暴烈,乌云裹挟紫电劈开蒸腾的热气,雨珠砸在滚烫的柏油路上腾起白烟,转瞬又化作虹桥横跨山峦。入夜后流萤提着灯笼巡游,荷塘月色被蛙声揉碎成满池银鳞,葡萄架下垂着蜜酿的星斗。所有色彩都在高温中达到饱和度峰值,连蝉鸣都像在编织一张金色的音网,网住整个季节沸腾的生命力。
夏末时光在蝉翼上颤动薄金,暑气被风揉成细碎的琉璃。天穹褪去灼目的钴蓝,晕染出瓷器开片般的青灰裂纹,云絮抽成蚕丝状的薄纱,漏下斜阳酿了三个月的桂花蜜。荷塘收起滚边的绿罗裙,残瓣蜷成婴儿的拳,莲蓬垂首向水中投递褐色的信笺,涟漪里游着被晚霞灌醉的锦鲤。
这个夏天,九州摄影邀请您,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全景展现夏日魅力,共同书写属于2025的夏日的视觉诗篇!
此次大赛设立“自然万象”(自然风光类)、“城市体温”(人文纪实类)、“幻夏秘境”(创意艺术类)三大单元,鼓励参赛者从多维度捕捉夏季的灵动瞬间。无论是晨曦中的荷塘清韵、雷暴下的都市剪影,还是市井街巷的烟火故事、先锋实验的光影重构,都将成为镜头下的艺术表达对象。
大赛特邀请中国摄影界权威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与大赛评选委员会评审一起,采用双轨制评选机制。
经由业内专家评选,现公布“光影盛夏·定格美好”2025全国夏季摄影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名单,诚邀获奖作者参加线下颁奖盛典!(名单公布顺序不分先后)
---金 奖---
摄影师:刘健壮
摄影的热爱始于颜值,忠于内涵。起初,我被摄影那精美的画面所吸引。
无论是清晨的朝霞,还是傍晚的夕阳,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都能通过镜头展现出别样的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摄影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让我学会了用心去观察生活,去发现那些平凡中的不平凡。通过镜头,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细节被无限放大。我感受到了光影的变幻莫测,感受到色彩的魅力无穷。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像是在与这个世界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
同时,摄影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通过镜头被永久地定格。每当我翻看这些照片,都会想起那美好的时光和难忘的经历。
摄影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艺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心去钻研。我心知,只有不断学习与交流才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好的摄影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那些值得记录的瞬间。
总之,摄影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镜头去记录生活,去表达情感,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无限魅力。
《夕阳下的田园》 作者:刘健壮
作品点评: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园上,给田野里的作物都镶上了一层金边。绿色的蔬菜在这柔和的光线中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高压电塔高高耸立在田园与水面之间,它那钢铁的骨架在夕阳下呈现出一种冷峻而又坚实的美。电塔的线条简洁而硬朗,与田园的柔美和水面的灵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刊编辑:杨红
作品赏析
《日落归巢》
《沙丘上的旅行者》
《夕阳映残荷》
《云海中的日月贝歌剧院》
本刊评论:
刘健壮镜头下的自然叙事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刘健壮摄影师的镜头已等候多时。那些归巢的鸟群在他的取景框中化作跃动的音符,在朝霞的谱线上谱写晨曲。这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一位光影诗人对自然最细腻的吟诵。他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与世界的深情对话,快门轻响间,永恒了转瞬即逝的绝美时刻。
在沙丘的曲线间,刘健壮摄影师捕捉到旅人驻足的身影。那些疲惫却满足的轮廓,在金色沙粒的衬托下,讲述着关于追寻与休憩的人生寓言。他的构图从不刻意,却总能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平衡点,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沙粒的温热和微风的轻抚。
在残荷与晚霞的对话中,刘健壮摄影师找到了凋零与重生的美学辩证——枯萎的荷茎在水中勾勒出抽象线条,与倒映的彩云共舞,演绎着生命循环的永恒主题。
最令人叹服的是他对珠海日月贝歌剧院的呈现。云雾缭绕中,这座现代建筑宛如海市蜃楼,在虚实之间翩翩起舞。刘健壮摄影师用镜头解构了钢筋水泥的冰冷,赋予其梦幻般的朦胧美感,让建筑与自然达成了超现实的和解。
这位光影捕手对色彩有着近乎偏执的敏感。他能辨别晚霞中数十种红色渐变,读懂月光下千百种蓝色私语。在他的作品中,光影不是物理现象,而是充满情感的语言;色彩不是视觉信号,而是直抵心灵的密码。
刘健壮摄影师的摄影哲学令人深思:真正的美往往藏在平凡之中,等待被发现的眼睛。他教会我们,摄影不仅是记录,更是一种关照世界的方式。每次快门响起,都是对生活的一次礼赞。那些被定格的晨昏、那些被留住的感动,共同构成了他献给这个世界的视觉诗集。
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刘健壮摄影师的作品犹如清泉。他不追逐奇观,而是专注于发现日常中的非凡。正如他镜头下的那轮明月,不张扬却永恒,在记忆的天幕中散发着温柔光芒。我们期待这位光影诗人继续他的视觉叙事,带领我们发现更多被忽略的美好,在平凡中遇见震撼,在简单里找到深邃。
本刊编辑: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