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升荣
介绍:
1995年,调入甘肃电视台(甘肃广电总台)任编辑、记者,制片人、高级摄像至退休。现为香港国际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国际摄影协会甘肃分会主席。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其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甘肃日报》《摄影世界》《大众摄影》《世界摄影》《国际摄影》等报刊上发表。特别是近年来,多次荣获HK国际摄影十杰、华夏摄影艺术百花金鸡奖、金牛奖及戛纳摄影金奖、香港第三届百强摄影师大赛十大摄影艺术家奖、HK国际摄影金紫荆花至尊大奖、首届世界华人摄影艺术金像奖等荣誉称号。 其作品先后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展出3000多幅,获各类奖项400多次。

金奖获奖作品《晒秋》
作品点评:这幅作品将乡村劳作与山水人文巧妙融合。画面中人物劳作的姿态在光影里充满力量,远处的山峦、村寨与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光影的运用让地面的谷物、人物的身影与背景的山水层次分明,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的质朴感。

《丹霞.雪韵.驼铃声》

《荷塘写意》

《丝路驼影》

《我为丹霞增色》

《竹影清风》

《光影对白》

《苗家盛事》
本刊评论:
以光影为笔,绘生活与自然之诗
摄影,是光与影的协奏,是瞬间与永恒的对话,更是摄影师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凝视。这组作品,如同一串串闪烁着人文温度与自然灵光的珍珠,串联起生活的多样图景与自然的壮美画卷,每一幅都有其动人之处。
作品展现了自然山水的雄浑壮美。连绵的山脉在光影的雕琢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与立体轮廓,雪与山的色彩碰撞极具视觉冲击力。山间的驼队与人物,为宏大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的灵动,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光影的明暗对比让山脉的肌理与空间感尽显无遗。
作品充满了东方的诗意与禅意。黑白的色调与荷花的姿态相得益彰,那一抹粉色的荷花在素雅的画面中格外醒目,如同一首极简的抒情诗。荷叶的剪影、水面的倒影与荷花的姿态相互呼应,光影的运用过滤掉繁杂,让画面充满了宁静致远的意境,尽显中式美学的韵味。
作品同样聚焦于西部山水与人文的融合。色彩斑斓的山峦在雪的映衬下更显奇幻,驼队在山间行进的画面,既展现出自然的壮美,又传递出人文的活力。光影在山峦间跳跃,将山体的纹理与色彩层次生动呈现,让整个画面如同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极具视觉张力。
作品将人文与自然奇观完美结合。身着红衣的人物与色彩绚丽的丹霞地貌形成强烈的视觉呼应,人物的姿态与动作让静态的自然景观有了动态的生机。光影照亮了丹霞的纹理与色彩,让这片土地的神奇与瑰丽尽情展现,也让人文元素在自然背景下更具韵味。
作品是一首关于竹影的光影诗。黑白的处理让竹叶的剪影与光影层次格外突出,竹叶的姿态在画面中如笔墨挥洒,充满了中式写意的美感。光影的交错让竹叶的轮廓与层次立体分明,营造出一种空灵、雅致的氛围,尽显自然细节的艺术魅力。
作品捕捉了山地光影的精妙瞬间。山峦在光影的塑造下,呈现出暖与冷的色彩对比,山体的轮廓与纹理在光影中如雕塑般立体。远处与近处的山峦在光影的层次中展现出空间的深邃,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气息与光影的流动,尽显自然光影的塑造力。
作品展现了民俗活动的热闹与乡村的质朴。高视角的构图让民俗队伍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一目了然,红色的服饰与花伞在画面中形成鲜明的视觉焦点,充满了生活的活力与文化的韵味。光影的运用让人物的动态与乡村的肌理清晰呈现,生动记录了民俗活动的热闹场景与乡村的人文气息。
这组作品,或聚焦乡村生活,或展现自然壮美,或捕捉民俗风情,都以光影为笔,以生活与自然为墨,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图景,让我们在定格的画面中,感受到生活的丰富、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美好。
本刊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