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汪湜
介绍:
汪湜,国网安徽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员工,“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领衔人,兼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安徽省野生动物协会理事、中国鸟网资深生态摄影师(顾问、安徽版主、高级评论员、摄影大赛终审裁判)。汪湜30余年深耕电网一线,因工作结缘鸟类,通过持续自学培训、长期野外观察,积累了丰富的鸟类保护知识,涵养了深厚的人鸟共生情感。汪湜是一位资深鸟类生态摄影师,他曾利用假期先后赴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福建、内蒙古、山东、青海及肯尼亚以及泰国等地拍摄,行程十余万公里,累计拍摄400余种数十万张鸟类照片。作为贵池区实验小学、池口小学、人民路小学等校外辅导员,他将自己所拍各类鸟儿制作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课件送到各中小学校展示和宣传,累计宣传200余场次,服务总时长达2219小时。 2017年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护飞行动“先进个人”; 2018年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生态保护先进志愿者奖”; 2019年度“富图宝野生动物保护奖”获得者; 2019年度中国鸟网“最佳版主”; 2022年度安徽省“慈善楷模先进个人”; 2022年度国网安徽省电力“优秀创新实践
金奖获奖作品《捕鼠归来(黑翅鸢)》
作品点评:这幅作品中,黑翅鸢身姿矫健,利爪牢牢攥着猎物,眼神锐利又坚定,似仍沉浸在捕猎得手的兴奋中。周遭环境,枝叶错落,阳光穿隙洒落,形成斑驳光影,为画面添了几分自然野趣。摄影师精准捕捉下这一瞬间,将黑翅鸢的灵动与力量,还有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都完美呈现在观众眼前。
《春暖花开(白头鹤)》
《大王叫我来巡湖(小天鹅)》
《鹤归(白鹤)》
《亮翅(戴胜)》
《孪生兄弟(灰头麦鸡)》
《翩翩起舞(白头鹤)》
本刊评论:
定格黑翅鸢的捕猎瞬间与自然野趣
摄影师汪湜的这幅定格猛禽捕猎归来的作品,尽显其在自然生态摄影领域的创作巧思与专业功力。
从创作视角来看,拍摄野生猛禽的难度极大,需深刻理解并掌握黑翅鸢的活动规律,涵盖其觅食、飞行的时间和路线,这是精准预判最佳拍摄时机的核心要素。此外,为捕捉到清晰且动感十足的画面,高性能摄影器材必不可少。长焦镜头能克服距离障碍,清晰展现黑翅鸢的形态及其猎物的细节;而高速快门的设置同样至关重要,能定格猛禽高速运动的瞬间,使画面既充满动感又保持高度清晰。
构图上,汪湜对画面平衡的把控十分出色。黑翅鸢居于画面核心,张开的羽翼营造出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被利爪紧紧攫住的猎物成为画面焦点,凸显出捕猎成果与猛禽的力量。下方枯枝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还与空中的猛禽相呼应,暗示出其栖息与活动的环境,让画面更具生态场景的完整性。
色彩运用也颇为考究,黑翅鸢羽毛灰白与黑褐相间,在浅蓝天际的映衬下,色彩对比鲜明,既突出了猛禽的形态,又让画面显得简洁利落,更能聚焦于猛禽本身的动感与力量之美。
整体而言,汪湜凭借前期对拍摄对象的深入研究、专业器材的运用,以及构图和色彩等创作环节的精心设计,成功将黑翅鸢捕猎归来的瞬间永久定格,不仅展现出自然生灵的灵动与力量,更传递出对野生生物及其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敬畏,让观者得以透过画面,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与壮美。
本刊编辑:张婧